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隨著房地產行業從粗放轉為更精細的發展模式,越來越多房企都以科技、健康、綠色等標簽自我武裝,提升品牌價值和產品競爭力。其中,有打概念牌玩噱頭的,也不乏真金白銀投入的 。
不可否認,這么做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增加房子的附加價值,以賣出更高的價錢。本質還是地產,科技只是輔助。
不過,有一家企業在提出“科技健康地產TOP3”的發展目標時,房小評卻并不敢想當然地將其劃進上述房企行列,這家企業叫北大資源。在這家企業面前,那些自稱科技地產的炒作高手們,可能都要露怯了。
1.模仿不來的資源優勢
有的人一出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在房企向科技健康地產轉型的路上,北大資源就是那位贏在起跑線上的選手——國企+校企的雙重身份,與北京大學各院系直接建立的科研合作關系,就注定了北大資源發展科技健康地產的絕對優勢,非一般企業可以模仿。
自2016年在CEO曾剛主持下,啟動新五年戰略以來,北大資源全力構建產學研一體創新體系,聚焦科技、健康、科教、文創四大產業板塊,致力于推動產城融合落地實踐并探索完善其發展模式。
2.北大科技園北京總部
正是在這一核心戰略之下,北大資源聚焦于把“北大的優質資源+方正的優質資源+全球的優質資源”,與城市發展相結合,實現產業創新、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至此,這家企業找到了一條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道路。
在如今的房地產轉型浪潮中,因為本身領域所限,我們常常會看到房企跨界合作。哪怕老大哥萬科做養老,也得與其他醫療機構合作,從零開始搭建醫養結合的平臺。
而北大資源,則可以省去很多步驟,直接以北大醫學部、 北大醫療集團為依托,充分發揮專家、導師的資源優勢,不斷構建人才培養新體系,為城市打造集“醫、康、養”及產業孵化為一體的醫療產業生態圈。
以北京的北大醫療產業園為例,這里不僅引入100家產業相關企業,更有北京大學醫學部4個項目入駐,以此為依托發展醫養結合的養老事業,自然比任何一家房企更具優勢。
北大醫療城內北大國際醫院(亞洲最大單體醫院)
而且,北大資源直接把養老服務目標覆蓋到最難照管的“失智失能”老人身上,這亦是在承擔超越普通企業身份和能力范圍的社會責任,而并非以利潤為唯一考核標準。
再以北大資源“一體兩翼”的另一驅動引擎——科技產業來說,通過遍布全國的15個北大科技園,與北京大學產學研資源全面對接,深入開展基礎學科研究、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技術研發、創新創業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等合作。
以北大科技園為載體,北大資源致力于科技園區開發建設及運營管理, 以“產業先導”為原則,與各地城市政府合作,提供區域經濟發展綜合解決方案,系統化構建科技創新平臺。
3.打破產業和生活的界線
經過前兩年的新戰略提出和舊疆界的打破,2018北大資源的轉型發展進入關鍵期。其“新生態城市運營商”的企業定位,將通過一個個重量級項目實現落地。
今年,北大資源的科技智慧小鎮將在江蘇鹽城落地,建設成為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新基地,塑造江蘇科技園區建設新名片,為人才的聚集形成空間和服務支撐。
按照合作計劃,這座小鎮將于未來3-5年間在鹽城城西建成并運營。北大資源集團將在開發實踐中導入北大科技園、方正軟件技術學院等優質的科技、教育資源,為區域注入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力。
在大健康領域,多個醫養結合、健康小鎮項目也即將落地。
4.漳州智慧健康養生小鎮效果圖
在廈漳泉一體化發展趨勢下,北大資源瞄準了漳州這座城市,立足于頂級醫療團隊和專業優勢,欲在漳州落地醫、康、養大健康產業鏈,建設康養小鎮,深度整合“健康管理、智慧研發、服務體驗、度假旅游、養生養老”5大核心產業,從而打造輻射福建全省的“產城融合旗艦示范區”。
北大資源已經形成了以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華中、西南為重點的全國性業務布局,并提出復合增長率超過30%的發展目標。
5.武漢 北大資源·蓮湖錦城項目實拍
需要指出的是,北大資源以“品質+資源”為核心動力,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產城融合運營商之路。在產業轉型的同時,近兩年在產品品質上也實現了質的提升,紫境系、頤和系和府系三大產品線的推出,更是產品力進階的成果。
從2016年至今,北大資源不僅實現了30%的年復合增長率,更重要的是從一家面目模糊的房地產企業,越來越明晰了企業的特色和優勢。
北大資源CEO曾剛為企業的未來定了調:以強大的內生動力為基點,以產業聚焦及創新融合為視角,北大資源人將打破產業和生活的界線,繼續投入大時代的發展進程,站在城市發展內在動力和生活品質提升根本需求的角度,將“引領科創生態、驅動產城未來”的使命推入人心。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