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為何租金如此高?北京萬科給出的答案如下:
2016年兩宗地的拿地成本高達109億元,同時加上建安成本、裝修成本以及后續的運營維護成本,使租金明顯高于市場上普通產品。即便是這樣的價格定位,資金回報率仍然極低,不到2%。
以北京萬科的解釋,壹書生理解如下:
首先,因為拿地成本高,所以租金必須高,否則沒法做;
其次,即使以目前的租金出租,萬科仍是虧損的。因為年資金回報率不到2%,而目前的政策基準利率是4.9%,事實上的市場利率早高于5%,且仍在攀升趨勢中。
按照國際慣例,作為出租房的年租金回報率應在基準利率基礎上,再加一至二個百分點,按現在5%的市場利率,年租金回報率應在7%左右才是合理的。而目前萬科以此租金出租的年資金回報率不到2%,也就是說,正常的話,租金還應上漲三倍以上。那十年的租金費就直接在550萬以上,甚至千萬以上了。
哈哈哈哈!這就是租購并舉的殘酷現實,買不起房的人,真的可以安心租房了,還是真的租不起房了?答案已現雛形。
這就是壹書生一直不看好兩個邏輯的原因所在:
第一個邏輯:現在的房企自持租憑房思路待變,否則行不通;
第二個邏輯:以租金高引誘人購房的行為,至少90%以上是騙人的。
租購并舉的租如何構建?
僅租購并舉本身來討論,租的構建,也并非一蹴而就之事,仍存在“量”與“質”兩個方面的挑戰性工作。
首先,“量”的積累層面,時下租購并舉試驗才剛剛開始。
其次,“質”的改善方面,同樣才剛上路。
“質”的改善方面,也可進一步劃分為兩方面。
一方面,“購”與“租”的同權性方面,這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夢想。
在中國的大城市,一套房屋身上承載著四大價值:居住價值、金融價值、資產增值價值和配套服務價值。
具體來說,居住價值指的是解決人的住房居住需求;資產增值價值指的是,房屋是一種投資品,甚至是吃瓜群眾們過去多年最佳投資品;金融價值指的是房屋作為一種抵押品以作融資的功能;配套服務價值主要指的是子女入學資質問題。
在大城市“購”的70年商品房,具備上述四大價值,而“租”的房屋,僅有居住價值,且還因為租房中房東的強勢地位,導致不時被趕走或住得不舒暢等問題。因此在可預見的將來,在北京等大城市,租購不可能同權,所以“購”的價值遠大于“租”。
另一方面,租購并舉的“租”的加法中,房企式租賃房必會助漲房租,而不是助跌。
此前北京大興區央企手握的租賃性樓盤“中國鐵建理想家”,其租金嚇死人。現在萬科翡翠書院,以租戶租10年的90平三居室為例,以最低的180萬計算。如果用戶把180萬元買無風險理財產品,按7%計算,則10年后,利息加本金合計360萬元!也就是說,如果租戶租該樓盤的90平三居室10年,最后差不多花了360萬元,最主要的是,租10年后,房子還是開發商的!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怪象?表面上看,確實奇怪,但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這是正常的經濟現象,原因在于,目前開發商通過拍地而拿到的租賃地塊,財務上是無法運轉的。
以萬科翡翠書院為例,因為房企只能出租1.4%,相應地,上廣深也都在4.9%。這意味著按目前的商業邏輯運行,房企的租賃房,多持有一年便虧損一年,除非找到新的商業邏輯加以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