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貴神速!9月18日,一汽集團人事變革大幕被快速拉開后,如今一汽上下都處在大變革中。
9月21日,紅旗新H7車型在北京正式上市。當天,歷經風雨磨礪,中國汽車行業規模最大的汽車產品研究、開發和試驗檢測基地——中國一汽技術中心宣布摘牌,正式完成了其60年來的歷史使命。
“除了前兩天離職的劉主任,李總監也辭職了,這兩天技術中心走了很多人,甚至出現了簽字排隊離職的情況。”一汽集團一位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
技術中心300米外“搭棚”搶人
“現在,北汽、吉利、奇瑞等車企已在距離技術中心300米外的花園酒店內搭棚,開設了招聘會,他們的目的很明確,要把一汽集團的技術人才‘招過去’。”上述一汽集團內部人士稱。
據了解,9月18日一汽集團的人事制度改革的消息傳出后,北汽、吉利等自主車企迅速北上連夜“挖人”,它們對汽車技術研發人才一直“求賢若渴”。
在9月18日一汽集團深化改革工作動員會上,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指出,一汽現行人事制度存在三大問題:干好干壞一個樣、大鍋飯;價值創造者未得到有效激勵,成就感、獲得感不強;員工發展論資排輩。
為此,一汽迅速展開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第一階段引入競爭機制,實施全員競聘,其調整范圍涉及各子公司和職能部門正職、副職、初級及員工四個層面,并要求在9月18日之后的一周內所有重要崗位人員到位,而在此番競聘調整后預計職能部門將有四分之一的不合格人員進入“蓄水池”。
“實際上,早在幾年之前集團就在醞釀拆分技術中心,現在部門、科室、業務都被拆分了,職工除考慮手里的工作外還要思考今后個人發展方向。”上述一汽集團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在上述招聘會現場,除因崗位有限,競聘失敗的離職者外,還有一些是從領導崗位下來的高級技術人才,而他們更多的是因為深化改革“時間窗口”的收緊,無法在短時間內拿出競聘方案,最終選擇離職。
“在離職的人中,有的是業內知名的高級技術人才,他們處于四五十歲的黃金年齡段,正是干點事情的時候,其他車企對他們是求之不得。”上述一汽集團內部人士對記者說,“他們掌握著一汽集團大量的核心技術,是一汽集團的財富,他們的出走會不會給一汽集團造成損失?”
毫無疑問,改革總是伴隨著陣痛,而似乎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一汽集團真正脫胎換骨,成為“中國汽車業第一品牌,世界上的金字招牌”。
事實上,徐留平在9月1日召開的一汽專題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擴大會上已經提前給領導干部打了能上能下的預防針。“工作本來是快樂的事,能力不足會導致自己難受,家庭不快樂,上級不滿意,下屬不舒服。這樣的干部就趕快讓賢吧!”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一汽技術中心于1950年誕生,一直負責中國一汽商用車(重、中、輕、微)產品、乘用車(轎、微、客)產品及相關總成、零部件的自主研發,承擔國家和一汽集團關鍵技術開發,擔負著依靠技術進步推進產品創新發展的重任。
而就在9月21日一汽技術中心摘牌后,研發總院、造型設計院、新能源開發院、智能網聯開發院等單位相繼成立,一汽技術中心被“分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