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4月2日,工信部、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三部委,以及中機中心同時發布了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新政。其中,三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管理的公告,明確規定今后登上目錄一年沒有新車出來的,將取消目錄。中機中心則發布了關于對執行《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中若干問題的理解,對過渡期內補貼“打折”等新政進行解讀。
顯然,國家政策對新能源補貼收緊口袋,而且“錙銖必較”的態度已經十分明確,而新能源車企也開始逐步接受這一現實。剛過去的3月份,包括騰勢和北汽新能源在內的車企多款不同品牌的新能源新車上市,在定價上都給出了超出預期的答案,通過企業自掏腰包,來填平由于補貼退坡而引發的各地補貼差異,正在成為新能源車企新的競爭手段。另一方面,隨著續駛里程更高的新車型不斷推出,多家車企對原有車型的回購和置換也在日前紛紛啟動,而對車企而言,這同樣是新增資金需求。
在成本降低、消費需求上漲都未達到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生產的盈虧臨界點時,補貼退坡效應的消化和下游產業鏈的啟動,只能靠企業的自有資金承擔。而對于在2019年的新能源積分制實施并開始交易前,能否扛過這一輪資金消耗戰,很多車企心里并沒有底。“我們身后四面埋伏,這種硝煙已經聞到了。我們沒有辦法去判斷能活多久,只能基于自己的競爭能力去拼殺一番。”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劉心文表示,這家新能源車企在3月10日宣布了對新能源二手車的三年半價回購業務。
1、車企自己化解退坡壓力
3月26日,騰勢500正式上市,按照對外公布的信息,新車續航里程達到500公里,成為目前國內本土生產的續駛里程最高的電動車型。但在補貼退坡的情況下,與一年前上市的騰勢400相比,作為升級版本的騰勢500的價格卻進行了下調,兩款新車補貼后預售價為29.98萬元-32.98萬元。騰勢400在2017年上市時,北京地區補貼后的售價為30.38萬元—36.68萬元。
今年2月13日,財政部、工信部、發改委等部門發布《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2018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制定了新的標準,其中對車輛續航里程和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并規定,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為過渡期,期間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按照2017年補貼標準的0.7倍執行,6月12日后執行2018年的補貼標準。
為了避開6月12日之后新能源汽車的密集上市,補貼政策出臺后,包括大眾新e-Golf、騰勢500、北汽新能源EX360、云度π3、上汽榮威Ei5、比亞迪(54.820, 0.55, 1.01%)秦EV450/宋EV400/e5450、奇瑞瑞虎3xe、吉利帝豪EV450選擇在春節長假后、北京車展前的3月份集中上市。對于過渡期補貼過低的擔憂,車企紛紛選擇了由自身填平。
業內統計指出,新政帶來的整個行業補貼退坡力度超過了30%。雖然2018年新推出的車型續駛里程普遍提升,但由于補貼還與電池能量密度、能耗相關。因此,不排除過渡期結束后,很多車型的補貼可能比過渡期更低,甚至有些低端車型會由于達不到能量密度要求而歸零。這也成為新能源車型近期扎堆上市的原因之一。
同時,被限定不超過中央補貼50%的地補也開始不同程度的大幅退坡。“對于全國各地區補貼不一致的情況,我們實行全國統一價,按照補貼最高的地區為基準制定統一價格,補貼差額由企業來承擔。”騰勢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銷售市場副總裁胡曉慶表示。根據騰勢500的技術參數,其補貼比去年減少超過2萬元。這意味著,更低定價的背后,可能是單車利潤的再度削薄。
不僅騰勢如此,同一時段上市的北汽新能源純電動 SUV新車EX360,也給出了國家補貼、地方補貼、北汽新能源衛藍基金補貼三重補貼,3月 29日上市的全新帝豪EV450、全新帝豪EV350,也提出已將6月12日之后的國家超額補貼,提前由企業讓利墊付給消費者。更值得關注的,新能源新車銷售售后市場也正式啟動,補貼的大幅退坡開始促使企業快速填補這一領域的空白。3月10日,新能源汽車企業云度提出“回購π計劃”,宣布對于客戶手中三年六萬公里內以的云度新能源車,企業將以購買價50%的價格回購車輛;隨后將推出營運公司,以及云度的認證二手車公司,來處理回購車輛。
云度希望以此為支點,在解決新能源汽車保值率低的問題的同時,撬動包括新能源二手車、新能源升級消費在內的全新產業鏈。騰勢同樣在新車上市時推出對二手車的換購業務,宣布首批騰勢保有客戶如果想要置換騰勢500,只要符合一定的要求,騰勢將以不低于成交價50%的保值金回購,用戶選擇用回購金額作為騰勢500的首付,也可以直接抵扣購車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