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高端豪車迎來降價風暴,股東和消費者究竟誰更受益?汽車整車制造為什么是個辛苦吃力不討好的生意?汽車經銷商,為什么是個被忽略的不錯的生意?
中美貿易爭端暫緩,人們的情緒逐漸平復。正如我們在《面對貿易戰,我們選擇的是緊緊盯住事實》所表達的觀點:我們不去輕易預測推演各種宏大敘事,而是緊緊盯住事實。事實再次證明,中美在經濟上會長期相互依存,這注定是一場強制性友誼。在上周,這朵友誼之花率先結出一顆果實:中國率先大幅調降進口汽車關稅至15%,零配件進口關稅調低至6%。
中國2017年進口車在汽車總銷量中占比只有5%,但是其中近80%都屬于豪華車。因此豪車市場將因為降價的鯰魚效應,出現新的格局和變化。
大家普遍認為,這屬于高端產品之間的神仙打架,和大多數國產整車制造公司無關,國產車因為價格便宜,主要定位就是進口替代,因此,進口車降價不會影響國產車廠,因為大家本質上是互補關系,而不是替代關系。
這很可能是一種天真的想法。試想,如果蘋果的頂配旗艦版本手機出現價格大幅調降,會出現什么情況?低端產品就這么靜靜的當一個美少年坐在那看著嗎?
真實的商業競爭,最后的結果一定是整體產線從高端到低端整體性調價,房子也是一個道理,高端樓盤跌價了,還想指望低端樓盤扛起價格的大旗?
根據中金公司的測算,稅率調降之后,進口車售價會平均下調8%左右,整體全行業都會出現不等的價格調整,汽車整車企業的利潤率會平均下降1-2%的水平,毫無疑問,中美友誼之花結出的果子,消費者是最大受益者。
根據經濟學的基本規律,當價格下降之后,人們的消費需求會上升。考慮到中國汽車千人保有量遠遠低于歐美和日韓,這意味著大多數中國人對于汽車消費的需求還沒有飽和。排除交通擁堵的一二線城市后,中國三四線城市會是未來汽車消費的主戰場。
三四線城市消費潮流的風向,將會引領未來整車廠的業績。雖然車廠利潤率會進一步下降,但假如價格下降換來更多的購買,那么薄利多銷也能夠增加業績,整車企業的周轉速度如果上升,股東權益回報率未必會降得太快。
整車企業,總體來說,是個非常辛苦的生意。一方面因為上游供應商,總有些核心零配件卡在關鍵的位置上無法議價,另一方面,終端面對無數同行的同質化競爭。在利潤率不高的背景下,還需要不斷投錢進行資本開支維護產線或投資研發,因此,這個生意總是覺得錢不夠花。
但是汽車行業的經銷商,卻有可能是個不錯的生意。進口車和全行業降價,毫無疑問會促進銷售,經銷商會因此業務繁忙。
此外,汽車經銷商作為渠道,是當今商業世界中少見的能免疫電商的存在。試想,作為汽車消費這么一筆大額支出,人們更愿意去門店摸一摸手感試駕體驗一下。很少有人會一筆訂單連車都不看直接在網上下單。
另外,汽車經銷商線下的網點,還能提供汽車保養和維修等服務,這類服務是互聯網和電商很難取代的,因此,汽車經銷商的線下網點具備流量價值和渠道競爭優勢,在這一點上,能建立網絡效應的品牌經銷商和渠道商,在一段時間內,依然能具備不錯的商業價值。
想了解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