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日從浙江溫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1至6月,溫州口岸共進口18批次植物油3.97萬噸,檢出短重共計16批次,短重批次高達88.9%,涉及貨值20萬美元。溫州檢驗檢疫局及時出具了重量鑒定證書,幫助企業成功索賠。
進口植物油頻頻“短斤少兩”,嚴重損害了國內收貨人的合法權益。針對密度虛高引起的進口植物油短重欺詐,檢驗檢驗部門建議國內收貨人可從以下三方面采取應對措施:
一是在簽訂貿易合同時,買方可以把檢驗檢疫部門的密度指標寫進合同條款,以此密度計算提單數量,不能任由賣方制定密度數據。二是力爭以卸貨港的計量結果作為最終付款依據,以降低貿易風險。三是探索設立進口植物油脂(大宗散貨)商品貿易相關方黑名單制度,對多次不符合合同規定的供貨商、中間商、船方及裝貨港等列入黑名單,在系統內及時通報涉嫌貿易欺詐等不合格情況,幫助企業防范貿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