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她把房子買賣了5次,賺了1200萬 | 房產(chǎn)計劃
小巴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吳老師每年買一套房子的故事,但名人故事只屬于名人。對于大多數(shù)年輕人來說,他們更想知道: 怎么買到第一套讓自己滿意的房子?對于第一次買房的人來說,他們大多想兩者兼得,若兩個方面出現(xiàn)沖突,則更容易傾向于“舒適”。但你是否想過,選“舒適”或選“漲幅”到底意味著什么?
第一次買房,一定選漲幅
頻道的一位同事曾和小巴聊起,她買入人生第一套房子的故事。
幾年前,她從大學畢業(yè),打算落戶南京。結(jié)果看房階段遇上了青奧會,眼睜睜看著房價一夜之間翻了一倍。來,她從南京來到了杭州工作,聽說G20即將舉行,果斷丟出25萬首付,入手了人生第一套房子:75平方米的兩室一廳。用她的話說,買二室是為了降低每月的還貸壓力。但沒想到的是,為了自己住得舒心,在裝修階段超支了,把原本的“10萬預算”直接提高到了“25萬”。但好在房子的裝修效果自己非常滿意。如果把裝修超支的15萬放在首付里,買個大房子,現(xiàn)在應該賺得更多吧?可是同事的這一選擇,到底“虧損”了多少呢?小巴忍不住算了一筆賬。
按照當年25%的首付計算,同事以25萬首付買入了一套價值100萬的房產(chǎn),后來房價翻倍,她坐擁的房產(chǎn)總價值為200萬;若當時同事用“25萬首付+15萬的超支裝修費”做首付,可買入一套價值160萬的房產(chǎn),那么總價翻倍后,她名下的房產(chǎn)價值應該超過了320萬。這100萬的差距,假如你勤勤懇懇工作、兢兢業(yè)業(yè)理財,需要多久賺得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