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隨著全球新一輪對朝經濟制裁獲得中國的支持,一度活躍的朝鮮煤炭貿易,無論是合法途徑還是透過猖獗的走私進行的活動,可能都會進一步萎縮。朝鮮對中國的海產品和鐵礦石出口也將首次列入制裁范圍。
中國近日宣布全面禁止從朝鮮進口煤炭,堵上了2月份前一輪制裁的一個漏洞。當時的對朝制裁決議出于人道主義考慮豁免了民生物資出口。
中國還將禁止從朝鮮進口鐵礦石以及海產品。而在此之前,盡管對朝煤炭貿易減少,但中國從朝鮮進口的鐵礦石飆升,同時中國也是朝鮮海產品的主要市場。
位于北京的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員趙通稱,中國這些舉動將加大朝鮮獲取資源發展軍事實力的難度。
他說,這將給朝鮮工業、尤其是國防工業的運行帶來重大影響。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自3月份以來朝鮮無煙煤的進口量下降到零。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簽署命令,要求調查中國被指存在的竊取知識產權行為。中國還面臨對朝鮮未采取足夠強硬立場的指責。
中國外交部表示,收緊政策是為了執行聯合國旨在令朝鮮出口收入減少10億美元的新決議,而非受特朗普施壓。
來自無煙煤的收入曾一度達到朝鮮外匯收入的一半左右。兩年前,中國約80%的無煙煤都來自朝鮮,2016年從朝鮮的進口量達到2,240萬噸,使朝鮮獲得12億美元收入。
但今年,中國僅從朝鮮進口了267萬噸無煙煤,價值2.2億美元。
數據顯示﹐運往中國的煤炭數量已下降﹐鐵礦石的進口上升﹐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了60.3%﹐至130萬噸。
中國禁止進口朝鮮鐵礦石的決定表明中國將嚴密監控貿易模式﹐并且愿意找到新的對朝施壓點。
總部位于上海的Kallanish Commodities的分析師Tomas Gutierrez表示﹐甚至在制裁開始前﹐就有報道稱政府鼓勵鐵礦石貿易商減少從朝鮮進口。Gutierrez表示﹐據他了解﹐今年早些時候一些公司沒能獲得從朝鮮進口的新許可。
分析人士稱,朝鮮民眾當中受沖擊的可能是煤礦工人,他們的收入相對較高,每月可以掙人民幣500元左右,而其他行業工人的平均工資約是人民幣280元。
中國受到的主要影響僅限于企業利潤。與從朝鮮進口煤炭相比,經鐵路從俄羅斯進口煤炭成本高50%,經海運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成本高70%。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遲京東稱,中國企業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因為中朝之間的貿易往來本就不多。
一些分析人士懷疑本輪全球制裁能否達到預期效果,也就是阻撓朝鮮的導彈研發項目。
趙通稱,對于朝鮮來說,核武項目是重中之重,如果資源越來越匱乏,朝鮮會孤注一擲,把所有資源用在研發核武上。
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