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無印良品(MUJI)自80年代成立以來,憑著獨特的簡樸風格及生活理念,早已成為日本國內外深受歡迎的企業。看似一帆風順的無印,其實曾在2001年史無前例的虧損38億日圓(約2.2億元人民幣),一度出現經營危機。
這個時候,松井忠三臨危受命出任社長進行改革,成功讓無印的業績在第二年出現V字型反彈。人力資源部長出身的松井忠三,有自己一套管理無印的理念,他在《無印良品90%靠制度》一書中提到,無印的成功,除了靠一本自家制的“MUJIGRAM天書”之外,在全公司貫徹執行“零加班”也十分重要。
日本的上班族多數人從早工作到深夜,還因為工作勞累,周末連出門游玩的力氣都沒有。無印良品的員工都很熱衷于工作,也曾把留下來加班視為理所當然。尤其是商品部員工,每天都忙到乘末班車回家,而周末一天要忙著洗衣和打掃,另一天才能真正休息。這樣的生活不僅讓員工無法提升生產力,也無法在工作上提出創新想法。
松井忠三任社長后,下定決心要去除員工的加班習慣。
第一步:循序漸進
當然,就算突然宣布“天天零加班”,也不可能立刻達成。所以,無印一開始先把一星期的其中一天訂為“不加班日”,在那天規定全體員工都按時下班。結果出乎意外,一下就做到了。于是,半年后把不加班日增加到每周兩天,雖然一開始有些混亂,后來也總算達成。
再來,就要采取全面不加班的措施。這次徹底要讓全體員工都做到“傍晚六點半準時下班”。
這就困難多了,雖然時間一到,公司會準時關燈讓員工離開,但有些員工會假裝離開,然后又跑回公司來加班。也有人把工作帶回家做,這樣也就失去了不加班政策的意義。
第二步:教育員工找出“不做也無所謂”的工作
會加班的人,差不多都是那幾個。這樣的人都有個共同特征,就是做事非常認真。一項工作其實有特別重要的部分,也有枝微末節的小處。
此外,很多人雖然看似8小時都在工作,其實還是花不少時間在玩樂上。無印良品曾調查過員工對網絡的使用量,結果發現有25%的員工承認上班時曾經瀏覽與工作無關的網站。
像這樣重新審視工作方式后,就能找出許多不做也無所謂的工作,或是浪費時間的工作。
松井認為,面對工作一味只懂“我會努力”,這種想法是最糟糕的。認清工作本質、問題所在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