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筆者到重慶公安辦因公出入境手續時,快意十足地感受了一把便捷的“互聯網+政務”服務,本準備“習以為?!钡嘏抨犂U費,卻“見所未見”排隊之人寥寥無幾,用他們開發的微信支付系統,不到30秒就搞定付款,省力、省時又省心。
出入境政務服務涉及面比較廣,采取微信繳費的方式雖是收費方式的小創舉,但對服務的群眾意義重大。這背后到底有著什么樣的故事?在“放管服”背景下,重慶如何強化非稅征管?帶著這些問題,筆者當即走進重慶公安出入境管理總隊長楊建的辦公室。
網絡高速:繳費越來越便捷了
“你剛才辦證費是用微信繳的吧!這個系統是依托財政票據和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系統開發的出入境證件工本費繳納平臺,3月初才試運行?!睏罱ㄝp松的表情里夾著絲絲興奮。
楊建又進一步解釋說:“去年,重慶辦理出入境191.9萬人次,如此大的繳費規模,服務大廳64個人工繳費窗口也很難滿足辦理需求,經常人滿為患。為了減少等候時間,我們開發了微信支付系統,只需簡單4步操作即可移動支付,剛試用1個月,微信繳費就占了三成,我們打算待系統完善穩定后推廣,讓群眾少跑馬路多跑網路?!?
據了解,重慶財政近些年力推“互聯網+”財政政務服務,重頭戲就是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對傳統的非稅收入收繳、財政票據辦理流程進行再造,實現全流程在線辦理。
飯是一口一口吃出來的。2013年重慶財政開發票據電子化暨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系統,2014年9月試點,到2016年底,全市已累計安裝系統2.1萬個,市本級安裝0.3萬個,實施面達到99%。2016年通過系統收繳的非稅收入占43%。對余下1%仍在使用舊系統收費的近10個單位,重慶計劃今年6月關停。
重慶財政非稅中心負責人表示,此系統不僅是為了方便繳款人繳款,更重要的是將政府所有的收費置于“陽光”之下,任何一筆非稅的繳款人、繳款渠道、資金流向都一目了然。
借助該系統,重慶公安出入境部門順勢開發了微信支付系統,并啟用了“新版非稅系統”,與銀行、財政等專網系統建立實時的數據交換機制,對出入境收費從票據領用、分配、開票、POS刷卡、收費確認、對賬核銷進行全流程閉環管理。
在核心的收費環節上,重慶公安出入境部門創新“三步走”。第一步,多證一票一刷卡繳費,前臺收費效率提高30%。第二步,開發自助繳費終端,人工柜臺工作量減少六成。第三步,打造“指尖出入境”,開發出入境證件工本費微信支付系統,在人流量較大的出入境辦證廳、商圈派出所等地布設24小時自助辦證點,置換警力50余人,紙質票據用量下降七成,自助繳費占到56%。
同時,為深入挖掘財政票據和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系統匯集的大數據,重慶公安出入境部門正在利用公安信息和整合的各類社會資源信息建設大數據系統,用大數據更好地服務民生。
清費降費:收費越來越透明了
眾所周知,地方財政收入主要來源除了稅還有費,即非稅收入。清費降費,既是貫徹穩中求進總基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更是目前社會各界普遍關心的大事。
“這幾年,清費降費力度特別大,政府收費越來越透明了?!痹谡劦綄Ψ嵌愂杖氲母惺軙r,楊建如是說。
重慶市財政局綜合處負責人向筆者進一步解釋,楊建口中的“政府收費越來越透明了”,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方面,中央層面統一取消、停征、減免的收費及基金,重慶不折不扣落實,沒有走樣變形;另一方面,結合重慶自身實際,瞄準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痛源”自行出臺了一系列降費清費政策。
2013年至今,重慶按中央要求取消、停征、減免收費和基金近120項,每年減負32億元,其中僅今年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等35項中央設立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后,每年就減負20億元。
上個月,重慶已將2000年自行設立、收了16年的貨物港務費取消,僅此一項每年就減收5000多萬元。重慶取消該收費項目的緣由有二:一是周邊的四川、江蘇、湖北等兄弟省市陸續取消了貨物港務費。二是重慶正在建長江上游航運中心,需要創新政策體系。若繼續收取此費,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據了解,重慶今年將清理地方涉企收費11項,預計新增降費16.4億元。其中包括取消貨物港務費、集中綠化建設費等6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降8000萬元;取消、降低造價信息服務費、工程建設招標投標交易服務費等4項經營服務性收費,降2.6億元;其他涉企收費1項,主要是改革輸配電價,降電價13億元。
念緊箍咒:管理越來越嚴格了
“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加強非稅收入執收管理和監督,不得向執收單位下達非稅收入指標。非稅收入應當全部上繳國庫?!睏罱▽ω斦俊墩嵌愂杖牍芾磙k法》中的這段文字深有感觸:“不下指標,壓力變小了;分毫收入都歸公入庫,所有開支均預算保障,吃‘雜糧’變成吃‘皇糧’,職能回歸了?!?
據了解,為規范非稅收入執收行為、消除“以收定支”影響年初部門支出到位率和造成部門間支出水平不平衡、發揮公共財政治理職能。重慶按財政部部署,堅決實施非稅收支脫鉤管理,收入全額繳入國庫納入預算管理,嚴格減免緩事項審批,部門征收成本等支出由財政根據其完成工作任務實際需求統籌安排。
“隨著簡政放權的深入推進,非稅收入占比降低是發展的趨勢,絕不能因為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就拿非稅做文章?!痹诮衲瓿踔貞c全市財稅審計統計工作會上,市財政局局長封毅的這番話,擲地有聲,足見重慶對嚴管收費的信心、決心和恒心。
事實上,除了收支脫鉤,套在重慶非稅管理頭上還有三道“緊箍咒”。
第一道,法治。新預算法明確了規范非稅收入管理的總體思路和要求。重慶在非稅管理上不管是項目設立、征收解繳,還是預算管理、票據管理、監督檢查,以及減免緩審批均嚴格執行財政部《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目前,重慶正在修訂《重慶市罰沒收入管理條例》。
第二道,督查。重慶財政圍繞非稅管理的“頂層設計”和“微觀執行”之間的有效、高效互動,采取自查與實地檢查相結合、督查與第三方評估相結合、督查與社會評價相結合等方式進行多形式的督查,既督查在政策的執行上是否存在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換“馬甲”,更督查在收入的使用上是否合理合規。
第三道,公開。對清理后國家允許保留的收費和基金,重慶編制目錄清單,明確項目的名稱、設立的依據、收費的標準、征收的程序等信息,在市政府、市財政局、各執收部門的官網長期公布、實時更新,并已分5批發布《重慶市減輕企業負擔政策措施目錄清單》。同時,建立收費政策宣傳發布和政策解讀的信息公開機制,要求所有政府收費必須向社會明示收費名稱、標準、范圍、文件依據等,否則繳費人有權拒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