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訊,先來講講今天為何暴跌?其實暴跌的不僅是國內市場,全球股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暴跌。美股道指跌了-1.51%,納指跌了-2.6%。亞洲市場同樣好不到哪去,某島國跌了-2.9%,某泡菜國跌了-0.75%。
下跌的元兇必然是大洋彼岸的漂亮國,下跌原因還是因為加息收緊流動性的問題,十年期美債飆升換來的則是美股的大跌。作為全球貨幣的風向標,美元加息必然會帶動其他國家跟隨加息,不然兩地的利差會進一步擴大,導致資本加速向米國。 這是過去也是今后都很難改變的事實,但國內近兩年卻是完全不同的貨幣政策。
從目前的節奏來看,我們剛好與漂亮國相反,他們“松”我們“緊”,他們“緊”我們“松”。 老美加息一定會對A股產生擾動,但這種擾動不會持久,如果那樣“以我為主”的貨幣政策就成了笑話。老美那幫“領導”說話都跟開玩笑一樣,但國內“領導”可完全不一樣,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太詳細的我也不敢講,大家都明白就好。 今天北上資金凈流入80億,外資仍在看好A股的潛力,如果一天的數據不足以證明什么,那我們不妨看看過去一個月的走勢。下方的文稿是北上資金的走勢圖,去年的12月13號大盤從3700點回落,一直到跌到今天的3550點左右。
這期間大盤持續下跌一個月,而北上資金卻始終保持凈流入的狀態。雖然流入的增速有所放緩,但與市場的大跌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不知道這個客觀事實能不能給你帶來一絲安慰呢?
個人觀點:外資一直被稱為聰明的資金,相比國內機構他們有著更成熟的投資風格,外資都在用實際行動認可A股的價值,但有多少A股投資者卻在懷疑這一點呢?首先、做短線的話目前的形勢的確不樂觀,所以我的建議始終很明確:那就是不要做短線!
有人覺得短線可以選擇空倉、進而規避短期的大跌。這話本身沒啥毛病,但基本只有小白才能說得出這樣的話。不信、我接下來模擬的場景很多人都會覺得熟悉... “當市場持續下跌時很多人還會選擇補倉,花光所有倉位后市場繼續下跌,這時候人們就會割肉空倉。
但空倉一般都堅持不了幾天,因為他們會著急去抄底下一個機會。但當抄底之后市場繼續下跌,于是劇情重演:也就是選擇補倉,補倉后繼續下跌,最后又是無奈割肉空倉。 可就在這時市場出現了短暫反彈,他們后悔之前的空倉,認為自己的抄底是正確的,只是一時間犯了錯誤、于是追高再買入,但買入后市場又開始下跌...然后劇本再次重演...” 怎么樣?
這是不是很多人做過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所以說市場不好誰都會虧錢,你只需要做到少虧一點就好,沒事上躥下跳只會增加摔跟頭的風險,所謂完美的操盤都是建立在事后分析,事前沒人能預測市場。空倉避險、滿倉盈利也只有小白們再做這樣的夢。 短期市場就按照震蕩預期,昨天還強調過:大跌之后很難銜接大漲,中間往往需要反復震蕩的過程。短線機會始終不明顯,所以你懂的...中長線依舊樂觀面對!短期跌的多反倒是機會,低吸定投會是不錯的選擇。
但不要因為我說了這話就去抄底,然后等著明天吃肉...低吸要確保市場跌出了新的平臺,而不是跌一兩天就去買...在前期低點的基礎上進一步下跌,當落差給了你足夠的安全感時就可以買,這才是低吸的正確姿勢。
至于板塊就沒必要講了,現在的問題不在板塊而是市場,盯著市場做判斷就好。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