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片、 玻纖龍頭,積極培育鋰電隔膜: 2016 年,中材科技完成泰山玻纖的資產重組后,公司形成以中材葉片(全國第一)為代表的復合材料制品、以泰山玻纖(全國第二)為代表的玻璃纖維及玻纖制品兩大支柱型產業,實現玻纖及復合材料領域價值鏈的整合。 2016 年 2 月,公司投資設立中材鋰膜,將鋰電池隔膜產業作為公司第三大主導產業培育,投資 9.9 億元建設" 2.4 億平米鋰電池隔膜生產線項目"。
公司經營穩健, 2017 年 1 季度重回高增長: 公司自 2006 年上市以來,收入利潤均保持穩定增長。 2016 年,公司實現營收和凈利 89.69 億元和4.01 億元,考慮泰山玻纖并表后分別同比下降 2.26%和 36.32%。主要是因為風電裝機下滑 24%同時葉片產品結構調整使得毛利率下降 5.79Pcts及氣瓶業務整合計提。 2017 年 Q1 公司實現凈利 1.37 億元,同比增82.11%,毛利率和凈利率均顯著提升,重回高增長。
風電基本面改善,葉片業務有望重回增長: 2016 年裝機下滑 24%,公司通過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及采取低價策略,市占率逆勢提升至 23%,龍頭地位穩固。行業層面, 我們認為,在招標量大幅增長以及棄風限電確定進入改善通道的背景下,風電運營的高收益率疊加 2018 年上網電價的大幅下調,風電基本面復蘇的趨勢十分明確,今明兩年行業裝機有望恢復平穩增長。作為國內風電葉片龍頭企業,國內市場份額已連續六年排名第一,公司將顯著受益行業裝機回暖,銷量及售價均有望止跌回升;其次,隨著產品結構調整期的結束,大葉型葉片占比顯著提升,規模效應逐步顯現,毛利率有望企穩回升。
玻纖產能升級、結構調整,盈利提升空間大: 收購泰山玻纖后,公司業務實現向上游延伸,形成玻纖全產業鏈布局。相比中國巨石, 泰山玻纖單噸成本高約 700 元,毛利率低約 10Pcts,盈利提升空間較大。近年來,泰山玻纖致力于加速產線升級,加強新品開發,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不斷研發附加值高的高性能玻纖,單噸成本穩步下降,毛利率穩步提升。 2016 年,泰山玻纖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40.62 億元,同比增長 9.08%,毛利率 33.98%,同比提高 1.81%,實現扣非凈利潤 4.15億元(遠超業績承諾),同比增長 31.24%。未來,隨著公司本部老區生產線逐步關停、本部新區生產線逐步投產、部分老舊窯爐的技改完成以及產品結構的不斷優化,泰山玻纖在產能產量大幅提升的同時,生產成本將持續下降,盈利能力還將進一步提升。
鋰電隔膜后起之秀,充分受益行業景氣上行: 公司擁有 2,720 萬平米鋰電濕法隔膜產能,目前在建產能 2.4 億平,其中 1.2 億平預計今年下半年投產,余下 1.2 億平預計 18 年上半年投產。公司采用的是行業領先的濕法雙向同步拉伸工藝,同時與國內外領先裝備制造商組成聯合體,隔膜良品率有望達到 75-80%??蛻舴矫?,公司現有客戶主要有CATL、比亞迪、億緯鋰能、沃特瑪等國內鋰電龍頭企業,并成功拓展松下、 LG 等國外廠商。高端濕法隔膜景氣度仍較高,公司憑借著領先的技術工藝以及優良的產線設備, 鋰膜產能有望快速釋放, 從而迅速搶占市場份額,躋身一線隔膜企業,成為行業黑馬。
氣瓶輕裝上陣,兩材合并后資產整合可期: 公司于 2016 年對氣瓶業務進行資產整合提高了運營效率、降低了成本,縮減產能至與市場需求匹配, 并計提了 1.37 億元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2017 年整體產業輕裝上陣,同時,氫氣瓶及長管拖車等新品開拓發展勢頭較好,訂單逐步釋放,氣瓶業務有望扭虧為盈。 兩材合并后,為解決同業競爭,中國巨石和中材科技旗下玻纖及葉片同類資產有望整合,集中度將大幅提升,玻纖及葉片競爭格局將顯著改善。
投資建議: 公司已完成玻纖及復合材料領域價值鏈的整合,未來兩大主業的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提升;同時,氣瓶業務輕裝上陣,鋰電隔膜新線即將量產。業務多點開花,公司經營有望駛入新一輪發展快車道。預計公司 2017/18/19 年營收 99/113/127 億元,增速 11%/14%/12%;歸 屬 母 凈 利 7.52/9.56/12.07 億 元 , 增 速 87%/27%/26% ; EPS0.93/1.19/1.50 元。 維持公司買入-A 評級,維持公司目標價 24.78 元。
風險提示: 1) 行業經營環境惡化, 使得公司主要產品的出貨量與盈利能力承壓; 2)內部業務整合不力或者經營管理效率提升進展緩慢,主要產品盈利能力未能得到提升; 3) 鋰電隔膜生產線達產低于預期或者良品率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