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大動脈打造堅實壁壘建設綠色家園
“‘六閘六壩’工程是由長慶油田出資的延安市政府的一項民生工程,目的是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堅決杜絕污染事故的發生,確保延安市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6月5日,在延安市王窯水庫上游的杏子河河道上,長慶油田一位基層員工向媒體介紹說,“這是長慶油田投資9500萬元在建的‘六閘六壩’攔污工程其中的六號閘,它的建成將會使40萬延安市民高枕無憂,喝上王窯水庫的放心水。”
據了解,投資“六閘六壩”工程只是長慶油田致力于環保工作的一個縮影。長慶油田目前已成為中國石油年產量最多的主力油氣田之一,但由于勘探區域生態環境錯綜復雜,一度曾因管道破裂導致原油泄漏備受社會公眾關注。如何有效破解發展與環保之間的難題,是擺在長慶油田面前一道繞不開的必答題。
守護大動脈安全平穩運行
管道就是油田的動脈,隨著長慶油田開發及管道服役時間的延伸,復雜惡劣的自然環境,再加上第三方打孔盜油等因素,油田集輸管道隱患治理工作更為嚴峻。針對當前現狀,長慶油田加強主管部門機構和人員配置建設,自2015年起開展為期三年的管道隱患專項治理。首先,從管理制度和行業規范著手,制定油田集輸管道、長輸管道、管道檢測管理等6項管理制度,梳理管道和場站風險評價、運行維護等五個方面97項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全面指導油田管道管理工作規范開展。同時,進一步完善管道失效臺賬、管道隱患排查和整治臺賬、管道巡護臺賬等基礎資料,制定冬季管道安全運行和夏季汛期關停方案。
“管道隱患排查就像掃雷一樣,稍微聽到一點兒異響,心一下就提到嗓子眼,猶如在刀尖上跳舞。如今,全油田推廣清水試壓檢漏,有效彌補輸油管道數量多、內腐蝕嚴重、管線檢測難度大的不足,成為出油管道區域風險評價的撒手锏。”長慶油田集輸管理部門負責人告訴媒體,在進行管線檢測、維修更換等工作的同時,如何提早發現隱患,將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成了長慶油田管道整治努力的方向。
清水試壓檢漏成為了出油管道快速檢測手段,是長慶油田在中石油首創并進行了推廣。長慶油田采油五廠主管安全生產的副總工程師朱君虎表示,清水試壓時的壓力是平常輸油時的1.5倍,這樣可以在極端檢漏方式下讓腐蝕穿孔、焊縫開裂等隱患直接表露出來,通過及時補救和更換等治理措施,能夠事先預知因管線老化的漏油風險。據統計,長慶油田對管道泄漏高發、穿跨越、敏感區、閥室及占壓管段等12大類隱患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安全診斷,特別是近河、跨河、飲用水源周邊管道等,累計實施管道清水試壓17067條33203公里。
近兩年來,長慶油田先后籌措專項治理資金10億余元,采用局部管線更新、內防腐工藝配套、穿跨越整改等方式,分批完成了管道隱患整治2810條5818千米,其中,2015年整治1169條3244千米,2016年整治1641條2574千米,整治工作量為歷年之最。經過有效治理,原油管道失效頻次大幅下降,逐步建立健全了油田集輸管道管控體系和機制,確保了油田平穩有序發展,得到了國家和省政府的一致認可。
“三防四責”體系打造堅實壁壘
“決不讓一滴油污染環境。”6月5日,長慶油田安全環保處相關負責人告訴媒體,“長慶油田通過積極構建和不斷完善‘三防四責’油氣泄漏防治體系,利用泄漏在線監測系統、浮油在線檢測裝置以及視頻監控等數字化技術,對輸油管道和長輸管道實行24小時數字監控,打造了堅實的油氣管道保護壁壘。”
“三防”即全面實施泵、截斷閥數字化管理及環境敏感區基礎性預防設施三道防線建設;“四責”即將防控漏油的責任分級落實油田公司、廠(處)、作業區(大隊)、生產崗位等四個層級。長慶油田安全環保處工作人員介紹說,所謂“三防四責”油氣泄漏防治體系,就是以油氣安全生產運行控制和重點環境保護目標為對象,以貫徹“環保優先、安全第一、質量至上、以人為本”為根本,以落實“屬地管理、直線責任”為原則,運用數字化使油氣泄漏防治實現監控、預警、搶險功能,全面提升長慶油田安全環保防治能力和本質化水平。
目前,長慶油田“三防四責”油氣泄漏防治體系,已實現對1052臺輸油泵的實時監控,確保緊急狀況下輸油泵遠程啟停;對現有的124座管線截斷閥實施監控,確保緊急情況下管道截斷閥遠程截斷;完善SCADA系統應用,確保集輸管道監控全覆蓋。與此同時,為確保泄漏污染物能夠及時有效進行攔截和回收處理,長慶油田先后在主要河道、干溝等地方構筑了各種預防性攔油設施。采油四廠生產區域位于延河、杏河、蘆河三大水系上游,在集輸管線經過的河流溝壑等環境敏感區域,該廠建設了12處視頻監控系統,為防范管道泄漏提供了保障。
近年來,陜北地區發展迅速,大型基建項目較多,外界施工挖破、鏟破輸油管線的事情時有發生,長慶油田總是在第一時間積極處理泄漏危情,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本著防范于未然的原則,長慶油田大力加強風險管控,持續加強聯合站、凈化廠、處理廠、長輸管道等重點區域的安全專項整治,抓好現場施工、動火、井控等重點領域管控,加強專職安全監督隊伍建設,進一步優化“三防四責”體系運行,確保安全環保風險受控。
綠化工程扮靚千里油氣區
在油田開發中,長慶油田堅持“建設一個油田,改善一方環境;修建一座井站,增添一片綠色”的理念,始終把綠化工作放在與油氣生產同等重要的位置,堅持油氣田建設與環保綠化同規劃、同部署、同實施、同考核,每年投入數千萬元對廢棄井場和井區道路進行植被恢復,并在所有聯合站和單站單井栽種樹木、鋪設草坪,有條件的還建設小花園和大棚菜園,在油氣區形成“路邊有綠帶、站站有草坪”的綠色網絡。剛剛過去的2016年,長慶油田共植樹50.90萬株,新增綠地面積150.78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35.87%。
在開展的綠化工作中,長慶油田根據中石油《加強節約型綠化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加強基礎管理,從樹種選擇、灌溉方式、養護管理等多方面推進節約型綠化建設。多年來,長慶油田不僅在油氣生產一線的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上盡心竭力,還在后方生活基地的綠化工程建設上不遺余力。各生活基地下大功夫抓小區綠化、智能噴灌等項目,大力推行滴灌、微噴技術,全面降低了水資源消耗;強化苗木進場驗收、現場栽種、新苗管護各環節的全過程監督,確保綠化施工監管到位。目前,油田各社區形成了生態良好、環境優美、功能完備且具長慶文化內涵的園林綠地、湖泊水系、文化景觀系統。通過打造人文與生態和諧的獨特品牌,油田社區成為天藍、水清、樹綠的美麗家園。
在做好油氣區綠化工作的同時,長慶油田還積極履行國有企業的“三大責任”,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植樹造林、綠化美化的方針政策,積極開展公益造林活動,建立“安塞油田綠色示范區”、“鎮原油田綠色環保特區”,實施“蘇里格氣田綠色美化工程”,開展“靖安油田綠色家園”建設和“蘇南公司愛心林”行動。2016年以來,長慶油田出資850.43萬元支援慶陽、延安、榆林、烏審旗等地區綠化建設,栽植綠化苗木23.82萬株,綠化面積336.91公頃,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