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丹丹)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6日在“2017中國責任投資論壇”上指出,中國的ESG實踐要回到長期視角,納入更多積極因素,盡可能提高ESG投資對實體經濟效率的改善作用。當前,應當著重開展兩方面的研究,一是如何促進上市公司的ESG表現,二是如何促進資產管理業的ESG投資,二者要相輔相成。
所謂ESG,是指保護環境(E)、維護社會正義(S)、強化公司治理(G)。ESG整合投資已經成為歐美市場非常主要的投資策略。根據美國可持續投資論壇組織2016年的報告,美國責任投資規模超過8.72萬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33%,其中有8.1萬億美元是ESG投資。
“中國的資產管理業還遠未發揮其應有的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功能,而責任投資正是改善我國資產管理行業長期績效、更好地服務于投資者利益和實體經濟需求的一種理念、方法和策略?!焙槔谥毖浴?/p>
在洪磊看來,責任投資的典型做法是運用ESG標準來指導投資實踐,從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出發,將投資決策標準從財務績效擴展到綠色發展、公共利益和穩健成長。這既是長期投資理念和投資行為的轉變,更是行業道德標準的提升。
縱觀全球市場,ESG投資原則已經得到養老金、共同基金、捐贈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廣泛認可,顯著提升了資產組合的風險控制和長期收益能力。但是洪磊也指出,從國際實踐看,ESG更多地被視為風險管理的工具,在積極推動社會價值創造方面表現較弱。
對于中國而言,在怎樣理解ESG、如何推動ESG方面,仍缺少系統的思考、深入的研究和制度化的推進。洪磊指出,結合我國市場存在的諸多不成熟特征,中國的ESG實踐要回到長期視角,納入更多積極因素,盡可能提高ESG投資對實體經濟效率的改善作用。當前,應當著重開展兩方面的研究,一是如何促進上市公司的ESG表現,二是如何促進資產管理業的ESG投資,二者要相輔相成。
至于怎樣理解和推動ESG這一問題,協會表示,ESG首先是一種價值觀,就是相信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改善符合投資者的長期利益,投資者應當參與其中,加快改善進程。這種價值觀應當被長期堅持,成為投資哲學,而不是被短期利益左右。
與此同時,在推動ESG過程中要處理好原則性和靈活性的關系。ESG的發展既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更是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市場從自發到自覺的轉變尤為重要,只有成為自覺,市場選擇才具有可持續性,才能達到效應最大化。來自監管的規則設計應當更好地推動這種自覺的轉變,而不是簡單地依靠強制性力量來取代這種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