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央行開展了400億元逆回購操作,因當日有4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操作(OMO)實現完全對沖,市場資金面則延續均衡狀態,不過中短期回購利率趨于上行。市場人士表示,鑒于機構要開始集中準備跨季、應對監管考核,同時還面臨月度繳稅的襲擾,月底資金面易緊難松,但緊張程度依然可控。
OMO維持均衡
12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4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具體包括7天期100億元、28天期300億元,其中標利率分別為2.45%、2.75%,均與上次持平。但因當日有400億元逆回購到期,完全對沖到期量,單日公開市場操作維持均衡。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昨日暫停了14天逆回購操作。
近期,在央行超量續做MLF、加強與市場溝通的背景下,上周市場對6月流動性預期略有改善,資金面呈現出相對寬松的態勢。分析認為,雖然半年末MPA考核等仍添疑慮,但周末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態“不必慌張”,流動性不緊不松也一定程度助穩情緒。
交易員表示,昨日市場資金面總體均衡。早盤,大行股份制相繼融出隔夜資金,市場需求陸續得到滿足。午后,市場維持均衡態勢,隔夜資金加權附近繼續融出,增補頭寸的需求也都能得到滿足,臨近尾盤,有部分減點隔夜資金融出。
昨日,銀行間市場主要質押式回購利率(存款類機構)漲跌互現,其中隔夜回購利率下行0.59BP至2.8925%,其他期限回購利率則多數走高,7天、14天回購利率分別上行4.27BP、0.48BP至2.9563%、3.9129%,跨年中品種DR021亦上行21.14BP報4.3190%。
年中流動性風險可控
數據顯示,本周(6月12日-16日)公開市場有2100億元逆回購到期,此外,周五還有2070億元MLF到期,以及6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
業內人士表示,本周五2070億元MLF到期,疊加市場上關于月底MPA考核、信貸投放,以及繳稅、繳準等季節性因素的擔憂再起,再考慮到當前金融機構超儲率低,加上金融監管嚴、去杠桿初期資金需求旺,流動性波動風險無疑值得警惕。
中泰證券認為,由于上周跨季資金已出現明顯上揚,同時,本周美聯儲議息會議召開,加息概率較大,央行本周的投放量很可能會繼續保持超量投放。從資金價格上看,本周進入月中,14天期限的資金隨著跨季功能顯現而價格提升的概率極大,隨著月末臨近,各期限資金價格將全面上行。
海通宏觀姜超也認為,6月中旬美聯儲議息會議,美加息概率仍較高,而6月底將迎來年內第二次MPA考核,資金面壓力依然存在。但鑒于前期監管層強調“協調監管”,意味著在流動性趨緊階段,央行將會持呵護態度,短期資金面緊張但依然可控。
聯訊證券李奇霖、鐘林楠表示,長短端資金利率的背離反映的是金融機構的負債荒,現在短端資金面風平浪靜只是暫時現象。隨著季末臨近,資金面會愈加緊張,但在央行呵護下,出現“錢荒”的概率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