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年飛行量200萬小時以上,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截至去年底,我國在冊通用航空器僅1874架,年飛行量73.2萬小時。
由于通用航空具備產業鏈條長、服務領域廣、帶動作用強等特點,我國已將其作為戰略新興產業來重點打造,成長空間巨大。中航工業通飛相關人士預計,未來15年,我國通航作業時間將達到600萬小時。
通用航空概念股
德奧通航受益我國通航產業快速發展及公司大規模布局,通航業務將快速增長拉動公司業績進入高速成長通道。公司自2013年7月梧桐投資入主后即展開通用航空5年發展規劃,通過連續收購及合作展開通航布局,逐步確立“總體規劃設計、受托研發及先進技術推廣應用、高端裝備生產制造銷售、增值服務”等四個通航細分業務方向。我們判斷公司在通航領域布局有望進一步延伸,未來望打造成直升機、無人機、發動機研發、生產、維修、服務及通航培訓一體化產業鏈,帶動公司業績進入高速增長通道,預計2015-16年可為公司貢獻約7億、13億元收入。預計公司2015-2017EPS分別為0.38、0.97、2.29元。
南通科技早在14年時公司通過向中航高科等本次注入資產交易對方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中航復材100%股權、優材京航100%股權和優材百慕100%股權;而中航復材是國內航空復合材料的龍頭企業,是我國航空復合材料的技術先鋒,是中航工業復合材料研發及工程化應用研究中心,技術成果孵化和轉移中心,并為主機廠提供技術和服務。目前該公司在航空級別的NORMEX蜂窩、航空高性能樹脂、航空高性能預浸料及其復合材料等市場均具有較高的市場份額。2013年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5.6億、0.44億。
威海廣泰空港地面設備是公司的傳統業務,收入占比60~70%。公司產品種類齊全,覆蓋機場的機務、地面服務、飛機貨運、場道維護、油料加注和客艙服務六大作業單元,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50%~60%。公司以空港設備和消防裝備為基礎,逐步培育出特種車輛和電力電子兩大新興業務板塊,當前已有獨立產品。另外,公司在11月28日與某合作單位簽訂了《系列無人機系統開發合作協議書》,成功布局無人機產業。我們認為,隨著新產品的開發以及市場的開拓,特種車輛、電力電子和無人機有望成為公司業績新增長點。預計15-17年備考EPS為0.63/0.82/1.06元,PE為47/36/28倍。
洪都航空洪都上市公司有自己的飛機設計所,這在中航系統是唯一廠所合一的上市公司,累計生產飛機超過5000架,具有強大的整機制造能力和研發能力,強5、K8、L15、輕多、利劍、將來可能的四代教練機等就是例子。公司現有目前處于高速增長階段,未來3年收入和利潤復合增速超過50%。預計2015-2016年EPS為0.45、0.70元。
四川九洲公司是通航監測技術ADS-B的唯一上市公司,在國家低空空域對空監視和通信設施試點建設項目承擔任務最多,市場份額也最高,同時,公司還承擔了包括國內多種軍用空管設備、大飛機等空管應答設備的研制和銷售任務。預計公司2015-2017年對應EPS為0.50、0.60、0.8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