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產業十三五規劃概念股有哪些?新材料十三五規劃概念股一覽
從工信部等多個權威渠道獲悉,新材料產業“十三五”規劃編制基本結束,已于近期送至相關主管部門審議,預計將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公布。
據經濟參考報4月15日報道,作為我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和“中國制造2025”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之一,新材料是整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產業基礎。一直以來,我國對新材料產業的發展高度重視,出臺了眾多推動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措施。
根據掌握的信息,新材料產業“十三五”規劃將從升級基礎材料、發展戰略材料以及遴選前沿新材料三個層面出發,對“十三五”期間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作出細致規劃。其目的是促使我國新材料產業整體升級,為制造業和實體經濟發展奠定產業基礎;同時通過新材料升級,加快鋼鐵、有色、石化、輕工、建材、紡織等基礎制造業向產業中高端邁進,并為制造業整體轉型升級尋找后續發展的可持續動力。
基礎材料領域,“十三五”期間將著力解決鋼鐵、有色、石化、輕工、建材、紡織等基礎材料產業產能全面過剩、產品結構不合理、高端領域無法實現自給三大突出問題,重點發展先進鋼鐵、先進有色金屬、先進石化、先進輕工、先進建材、先進紡織等6大類25個分類材料。力爭到“十三五”末,基礎材料產業總體規模得到有效控制,并形成高性能、差別化、功能化的先進基礎材料制造能力,促使鋼鐵、有色、石化、輕工、建材、紡織等基礎材料制造產業實現產業升級轉型,先進基礎材料總體實現自給,并形成一定的出口能力。
關鍵戰略材料領域,將從保障海洋工程、軌道交通、航空航天、核電、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以及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醫療衛生、電動汽車、智能制造等我國具有一定技術優勢的產業發展出發,重點發展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高性能分離薄膜、高性能纖維及符合材料、新能源材料、新一代生物醫用材料、電子陶瓷、先進半導體、稀土等9大類32個分類材料。預計到“十三五”末,我國經濟發展急需的百余種關鍵戰略材料將全面實現國產化,關鍵戰略材料綜合保障能力超過70%,在初步形成上下游產業協同的基礎上,為上述眾多關鍵產業發展提供材料支撐,奠定未來發展的產業基礎。
前沿新材料領域,將重點發展石墨烯、3D打印、超導、智能仿生等4大類14個分類材料。其目的是為滿足未來十年戰略新興產業發展,以及為制造業全面邁進中高端進行產業準備;并形成一批潛在市場規模在百億至千億級別的細分產業,為拉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實體經濟持續發展,提供長久推動力。
分析人士表示,新材料作為先進制造業等新興產業的基石,其研發和產業進程將成為我國實現制造業強國的關鍵支撐,以下四大細分新材料板塊龍頭股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一、新型基礎材料,主要集中在高品質特鋼、高強度合金等新型結構材料等領域。公開資料顯示,我國人均鋼鐵消費量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但是在高品質特鋼領域仍然高度依賴進口,未來仍有較大進口替代空間。相關受益標的有撫順特鋼、久立特材、大冶特鋼等。
二、高溫合金,高溫合金位于整個鋼材料金字塔的頂端,只占整個鋼材料市場的0.2%,是皇冠上的明珠,產業壁壘相當高,具有高強度、高韌性、耐腐蝕、耐高溫等多個優異性能。未來隨著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需求快速增長,高溫合金行業將迎來廣闊需求增長空間與進口替代空間。建議關注標的:萬澤股份、鋼研高納、煉石有色。
三、石墨烯領域,平安證券表示,我國在石墨烯的研究與國外處于同一起跑線,且研究的高度熱情也帶動了產業化的超預期進展,石墨烯微片產品路徑已經迎來重要產業化機遇期,將率先在新能源鋰電池領域點燃應用。建議關注相關標的:東旭光電、中泰化學、中國寶安、德爾未來等。
四、高性能纖維、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復合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對于相關個股,國海證券表示,推薦碳纖維相關龍頭股海源機械、康得新、和邦生物;改性塑料龍頭普利特;滌綸工業絲龍頭海利得。
個股點睛》》》
撫順特鋼:產品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公司發布 2015 年年報, 報告期內,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實現 45.58 億元,比上年 54.52 億元降低 8.94 億元,降低 16.40%。實現利潤總額 2.13 億元,比上年 0.69 億元增加 1.44 億元,增加 206.45%,實現凈利潤 1.97億元,比上年增加 1.50 億元,增加 318.94%。 實現每股收益 0.233 元。公司利潤分配預案為: 以 2015 年 12 月 31 日的總股本 13 億股為基數,每 10 股派發現金股利 0.35 元(含稅)。
結論:
公司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特殊鋼企業之一。 公司依托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和技術改造,持續推進高端產品戰略,使公司擺脫了依靠規模和營收的增長帶動利潤增長的舊模式,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明顯改善。 公司核心產品在國內的重點應用領域仍然處于發展階段,未來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 預計公司 16-18 年每股收益分別為 0.23 元、 0.34 元、 0.41 元。給予增持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