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目前處于資產規模的擴張期,但過快的資產增長也伴隨資產質量下降的風險,如何提高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仍待解決。”在6月5日舉辦的“供給側改革:城商行發展高級論壇”上,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西方經濟學研究室主任韓漢君表示。
資產擴張過程中,城商行面臨資本補充的壓力。“受到繼續擴大經營規模的壓力,在資本充足率剛性要求情況下,城商行會傾向于擴大業務規模,但利潤增長又跟不上資產增長的速度,其資本充足率會下降。”韓漢君說,而資本補充渠道也有待暢通,無論是內部的老股東增資還是外部引入戰略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上市都不夠便利。
對于當前城商行發展存在的問題,原郵政儲蓄銀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黨均章則在論壇上提出了負債與資產負債期限錯配的痼疾。“長期以來,同業負債短期化與資產配置長期化的期限錯配問題一直存在,近幾年這一矛盾加劇。”黨均章說,“一般存款的短期化屬于市場的變化,對于城商行來說是客觀的無奈;而同業負債的短期化,特別是同業存單、同業拆借的短期化可能屬于主觀選擇的結果。”
“中國的融資結構在發生深刻變化,總結成兩點就是存量債務資本化、增量融資的股權化,這個趨勢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他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