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于澤雨和他所管理的新華純債添利債共同走過的第五個年頭,期間債市雖然經歷了數輪牛熊轉換,但這只基金始終表現穩定,并且保持在同類基金前列,今年新華純債添利債券發起基金更被評為“三年期開放式債券型持續優勝金牛基金”。于澤雨認為,這主要源于他在投資過程當中,始終把估值放在第一位,自有一套投資邏輯及體系,注重估值和擇時的內在統一。
估值與擇時內在統一
金牛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16日,新華純債添利債券發起基金自成立以來的收益率為35%,是全債指數的兩倍有余,年化收益近7%,遙遙領先于其他同類基金。今年以來,在債市弱市背景下,該基金依然取得了同類前1/25的成績,是同類平均的近5倍。對此,于澤雨反復強調,估值對其組合的貢獻頗高。
他在闡述自己配置原則時講到,“在某類債券估值具有吸引力時,我會努力配置;如果估值沒有吸引力,則配置得很少或根本不配置,因此,倉位可能會表現得比較極端。當我的想法符合實際的時候,由于倉位重,收益就會很好;反過來,對于沒有吸引力的標的,如果市場下跌了,由于我的倉位輕甚至空倉,那么組合收益就不會受到市場整體下跌影響。”
秉持著這種原則,2014年于澤雨重倉持有,最后取得了17.96%的收益率,幾乎達到基準收益率的三倍;2016年,于澤雨提前調整倉位,在基準收益率呈現負數的情況下,仍然取得4.32%的好成績。他進一步解釋稱,“我在重倉的時也并不是在投機,我是在債券估值具有吸引力時才配置,充分評估建倉機會的可貴性,因此即使市場下跌被套牢,我也并不絕望,因為心里有指望,相信這套方法的正確性,把握事情的主要方面,因此即使出現短期虧損,也不會盲目做止損操作。”
在剖析自己的投資風格時,于澤雨將自己定位成“擅長分析基本面”、“擅長長周期操作”的基金經理,因此在投資中更懂得如何等待和堅持。“有吸引力的估值標的不會常常出現,因此,經過長時間等待得到的機會且又經過了自己的充分評估,就應當全力以赴把握住,等待的周期長,布局后的周期也會越久。”因此,于澤雨強調,等待估值有吸引力的標的出現的過程,也是戰略上實現擇時的過程,兩者是內在統一的。
“吃利息”是當下較優選擇
今年以來,金融監管政策頻出且至今未出現明顯松動跡象,在此背景下,于澤雨認為債市后市收益來源主要是利息收益。他分析稱,一方面雖然金融監管會導致金融供給不足,但實體的需求增量向好,兩相作用下會抑制債券收益率的下行;另一方面,今年各個國家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調整方向仍不明朗,值得密切關注。在兩大系統性問題懸而未決的前提下,他傾向于利用目前收益率上升局面配置短期債券。他表示,在選擇投資策略時,自己取舍的標準更主要是放在自己能否承受這個策略所帶來的結果,往往是做好了最壞的準備,卻能迎來最好的局面。
對于今年信用債的風險,于澤雨表示,債券市場違約筆數增多并不意味著整體經濟形勢變差,僅僅可能是發債主體更多元化導致的,而公募基金在這方面要求更加嚴苛,“我們只會去投資明顯沒有問題的債券,因為對于一個有問題的企業,并不是僅僅依靠基金經理分析能力的高低就能區分的。為避免此類隱患,我們只會投資有競爭力的企業所發行的債券。”他稱。
在國內監管趨嚴、國外央行縮表、加息問題被密集討論的形勢下,于澤雨認為今年投資者不應過分期望債券投資能帶來較大的價差收益,而應該立足于獲得債券利息。“投資者只有認可固定收益類資產所對應的收益,清晰地意識到債券投資在大類資產配置中的定位,才能做出理性且適當的選擇。”他說到。
于澤雨,經濟學博士,多年證券從業經驗,2012年10月加入新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現任新華純債添利債、新華安享惠金定開債、新華信用增益債等多只基金的基金經理。其所管理的新華純債添利債券型發起式基金今年被評為“三年期開放式債券型持續優勝金牛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