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對于正在和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萬達商業地產)進行世紀大并購的融創中國(01918.HK)來說,是個黑暗的日子。
7月18日早盤融創中國低開,在10點開始突然大幅下挫,陸續出現71.5萬股、63萬股、74.2萬股、102萬股、116萬股的大量拋盤,10點17分跌幅最大達到12.79%,此后回升后再度深跌至13.49%,截至收盤報收15.94港元/股,跌幅7.33%。全天交易量1.05億股,成交額達到16.5億港元,換手率為2.69%,總市值為622億港元,相比周一蒸發49.14億港元。
造成融創中國股價大幅受挫的直接原因或與當日早間有關新聞報道稱融創中國被金融機構集中排查資金風險有關。
18日下午,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對遭遇金融機構集中排查一事并未否認,其回應稱遭遇排查是很正常的行為,“因為你一下子出來600多億的東西(收購),這600億里頭還有債,13個文旅城還有大約450億的債,加起來就有1000多億,所以銀行要排查挺正常的。”
雖然孫宏斌稱排查為正常行為,不過,卻實實在在的引發了融創中國的股債雙殺。同時,萬達商業地產的債券也受到波及。
再遇股債雙殺
除了融創中國股票的大跌,其債券同樣大跌。
16融創06債跌1.98%,報收93.5元,當天在13點33分出現70張賣單;16融創07債跌1.72%,報收85元,是在14點22分出現突然下跌;15融創01債跌0.13%,報收97.87元。融創2019年到期美元債跌破面值,一度下跌4.1%到99.3美元,創2014年12月發行以來最大跌幅。
而近期與融創中國關聯緊密的萬達商業地產也同樣未逃脫與自己這位“難兄難弟”“有難同當”的命運,7月18日當日,萬達商業地產的債券也同樣出現了大幅下跌。其中,16萬達01債最大跌2.56%,最后收窄為跌1.51%,報94.51元;16萬達04債一度跌幅達到4.24%,最后跌幅收窄為1.05%,報93.01元;15萬達01債下跌0.62%,報96.4元;16萬達02債跌0.42%,報94.71元。
一位北京信托投資總監對此評價到:“直接刺激是早間新聞稱金融機構正在集中排查融創的資金風險,同時也受到融創在上交所的100億公司債終止發行消息影響。”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融創中國百億公司債券確實已經被上交所終止,對此,融創中國回應稱是2016年9月申請的,在2017年2月的時候主動撤回的。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萬達商業地產的300億公司債也處于通過卻一直未放行狀態。
公開資料顯示,萬達商業地產的300億公司債券也是在2016年10月向上交所提交的申請,直至2017年5月才獲得上交所通過,不過,仍未有發行消息。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證監會截至2017年7月13日最新統計的公司債券申請名單中,并未看到萬達商業地產。同時,在終止審查的名單中也未看見萬達商業地產。
按照證監會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審核流程,首先是交易所預審,預審同意然后是證監會受理,公司債券監管部以交易場所上市(掛牌)審核意見為基礎簡化核準程序,中國證監會核準或者不予核準簽批后,審結發文。發行人到交易場所領取核準發行批文后,無重大事項或已履行完重大事項程序的,可按相關規定啟動發行。
回顧萬達商業地產此前發債速度可謂十分順暢。以萬達商業地產2016年4月的200億公司債為例,其在2016年4月1日披露募集說明書,2016年4月14日顯示通過上交所審核,2016年4月19日獲得證監會批復核準分期發行。
然而這一單額度300億的公司債券遲遲未有落地,不禁讓人對其原由產生遐想。
“在房地產調控背景下,證監會從2016年9月就開始收緊了對房地產行業的融資,這部分是直接受到影響的,萬達的有關債券在目前通過監管層放行的可能性很小。” 上述信托投資總監坦言。(原標題:融創中國遭遇股債雙殺 估值分歧上演冰火兩重天)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