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小米正式啟動公開招股的當天,港交所披露了來自美團點評的招股說明書,宣布又一家互聯網獨角獸即將登陸港股。
1、美團遞交IPO申請
6月22日,美團點評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25日,招股書正式在港交所官網披露。
雖然本次美團點評并沒有透露此次上市的融資金額,不過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美團計劃按照港交所規定出售公司約10%的股份,以換取60億美元的融資,小編掐指一算,看來王興給美團的估值定位是600億美元,比小米之前的700億稍微少點。
但這也不是小數目,小編了解到,目前中國排名第五的互聯網公司京東的市值也才559億美元,而美團若是以600億美元的估值上市,就將繼阿里、騰訊、百度、螞蟻金服之后,成為中國第五大互聯網公司,成功擠掉京東。
據招股書顯示,對于融資所得,美團表示其中35%將用于技術升級、提升研發能力;35%用于研發新產品;20%用于投資、收購,最后10%為一般性用途。
之前,小米的上市熱度還沒消退,美團又緊跟而上,看來獨角獸上市也學起扎推。
2、連年虧損,去年巨虧28億,還要繼續虧下去
美團要上市,但其公布的招股書卻不容樂觀。
最大的問題,還是虧損。招股書顯示,美團2017年的總收入達到339億元,同比增長161.2%;公司總收入由2015年的40億元,提高到2016年的130億元,并于2017年增長至339億元。但這3年間,公司分別錄得虧損105億元、58億元及190億元。
當然,美團也有優先股問題,那么去掉這個因素后,美團是否盈利了?答案是否定的。
根據招股書,美團調整后的凈利潤依舊虧損,分別為59億元、54億元和28.5億元。連續3年虧損,調整后的凈利也沒能轉正,這比小米的情況看起來更加糟糕。
這要是放到A股,上市即ST,還隨時可能面臨退市。
在虧損方面,美團表示自己可能還要虧下去。
招股書稱,美團在2018年4月收購的摩拜單車自成立以來已產生虧損,無法保證摩拜獲美團的整體業務在未來能獲得盈利。
美團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團增加交易用戶的數目及參與度、增加活躍商家的數目及加強變現、管理美團不同服務產品組合毛利以及利用美團的經營杠桿節約成本的能力。隨著美團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繼續發展業務,美團計劃在可預見的未來大力投資擴大我們的消費者及商家基礎,以及技術創新及研發能力以支持此類擴張。因此,美團未來可能會繼續錄得虧損。
3、燒錢黑洞,如何支撐600億估值
在經歷過百團大戰、外賣大戰甚至網約車大戰后,美團點評一共給燒了多少錢?小編簡單的算了筆賬。
目前透露的數據顯示,自2010年的第一輪融資起,到去年10月的最后一筆融資,美團一共獲得了83億6200萬美元。
美團曾在2017年5月宣布,自己的現金儲備有30億美元,加上10月騰訊領投的40億美元融資,美團賬面大概有70億美元,再減去今年4月斥資27億美元收購摩拜,目前美團的賬面,可能只有43億美元左右。這也就是說,在這7年多的時間里,美團點評已經燒掉了40億美元的資金,簡直堪稱O2O領域燒錢企業的NO.1。
如今,在收購摩拜這個燒錢機器后,美團的燒錢速度再次加快,不知道自己的資金儲備還能撐多久。
而根據去年10月美團點評宣布完成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時,美團的估值才300億美元,如今1年時間不到,估值翻了一遍,凈利是負,還這么能燒錢,明顯說不太過去,美團拿什么支撐這高達600億美元的估值。
4、四處樹敵,撐不下去的美團
除了自身會燒錢,在經營方面,美團還樹敵無數。
雖然在百團大戰之時,王興還一心一意堅持把線下服務的團購做深、做透。但到了后來,王興開始發現外賣、電影票、酒店等業務有了新的機會。
于是2015年10月,美團與大眾點評合并,正式進軍多元化領域。合并后的“新美大”一路高歌,從團購、外賣,拓展到酒旅、短租,甚至還殺進了網約車和共享單車的戰場,這為美團樹敵無數。
外賣直面餓了么,酒旅挑戰攜程、去哪兒、途牛,網約車單挑滴滴,短租切割愛彼迎、途家的市場,就連共享單車也不放過,收購摩拜,對決OFO。
從餓了么到攜程、去哪兒,再到滴滴、愛彼迎、OFO,美團的這些對手,沒一個是好惹的,幾乎都是國內叫得上名號的互聯網公司。跟這么多巨頭開戰,這是一場根本不能贏的戰爭。
而美團,在連年虧損的情況下,也要尋求上市,很明顯也是業務太燒錢,自己撐不下去,需要進入二級市場去收割一波韭菜。
而如今,投資者早已認清這些獨角獸的真面目,之前港股上市的獨角獸,股價幾乎全部腰斬,還沒上市的小米,估值也是一減再減。如今輪到美團,就問你準備好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