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訊:不久前,盒馬鮮生上了一個主題為“夢回民國”的促銷頁面:
這可鬧了個大笑話,大V@霜葉第一時間發博質問:“策劃是歷史不及格嗎?1948年,是我國近代史上通貨膨脹最嚴重的年份之一……”
隨后盒馬撤下了頁面,并在官博上發出策劃罰抄歷史書的照片,雖然進行了“危機處理”但是網友并不買賬。
品牌想打懷舊牌,學好歷史第一步,盒馬這次策劃完全翻車了。
但除開史實錯誤,每當我們看到舊時代的畫面,總會不由自主被吸引;看到回顧經典、紀念過去的活動,總會感到內心被擊中。商家正是抓住了人們這種心理,經常利用懷舊做主題營銷活動,今天我們就來說道說道懷舊營銷。
人們為什么愛懷舊?
1.生活重壓下的情緒調節
懷舊是一種對逝去歲月的向往和懷念,個體所向往的這種過去并非絕對客觀的,而是現在的情感對過去的投射。
在這個過程中,個體對過去進行了重組和建構,一些消極的情感、記憶都被個體過濾、剔除。
因此一些研究者認為懷舊是由對現實的懷疑、不滿、焦慮或恐懼等負面情緒引發的。
這很好理解,為什么我們搬磚族總是懷念學生時代,就是因為打工掙錢太辛苦了,很多身不由己,相比之下還是象牙塔里的日子無憂無慮。
雖然學生時代也有很多作業和升學的壓力,但畢竟不用承擔賺錢養家的責任,感覺未來一片光明。
被銷售指標逼到無法喘息時,我們懷念學生時代抄作業的日子;
當公司里拉幫結派、勾心斗角時,我們懷念學生時代結伴上廁所、一起偷摸去網吧的時光。
我們逃不掉生活的重壓,但可以偶爾在懷舊中開個小差、調節一下情緒,作用相當于來杯咖啡或者做個SPA,再回來搬磚也少了些怨氣。
2.懷舊是一種社交貨幣
饅頭商學院導師、知名營銷人李叫獸提過5種社交貨幣理論:
如果你想刺激用戶幫你分享,與其給他人民幣,不如給他提供社交貨幣。
對照這個理論,其實懷舊也可以說是一種社交貨幣。
參加同學會時我們會發現,談論過去共同經歷的趣事更容易打破僵局、讓大家重新熟絡起來,此時懷舊就是提供談資的社交貨幣。
相親屢戰屢敗、維持婚姻艱難……現代人的感情太累了,可是又不能明說,只有分享一首木心的詩到朋友圈了。
此時懷舊是幫助表達的社交貨幣,不需要再組織文案,你的分享行為已經代表了一切。
在音樂app、豆瓣小組等興趣社區里,懷舊是個具體的門類,比如影視金曲、老電影集等,加入這樣的歌單或者小組都能幫你迅速找到同好,此時懷舊給你提供了塑造形象的社交貨幣。
3.懷舊是對過去的追溯和對未來的期許
談話類節目《圓桌派》第三季有一期的主題就是懷舊,馬未都認為:
人愛懷舊是因為我們永遠都回不去了。
但是如果能回到過去,就不會犯任何錯誤,那么人人都是圣人,懷舊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馬家輝認為:
因為回不去,所以我們要擺正現在的自己和回不去的以前之間的關系,我們只能尊重和感恩過去,因為過去的經歷組成了今天的我們。
我覺得這兩位先生真是講到了心坎里,通過懷念舊時光,我們不斷總結現在的自己,也正因為過去有很多美好和遺憾,對未來才有更清晰和堅定的期許。
如何利用懷舊做營銷?
針對人們愛懷舊的心理,商家以懷舊為主題做營銷就天然能夠吸引觀眾眼球,讓人們虛無的懷舊情緒,通過參與活動或者消費,找到現實中的落腳點。
那么如何做好懷舊營銷呢?像盒馬這樣肯定不行,我們結合幾個優秀案例來看。
1
建立品牌和歷史的聯系
加強品牌忠誠度
這個方法適合老品牌,比如2017年朋友圈刷屏的長圖文《一九三一》,就是公眾號局部氣候調查組給百雀羚做的廣告。
廣告場景定位在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從衣食住行等角度描繪了那個年代的摩登生活,對標百雀羚深厚的歷史背景,同時借助美女特工暗殺時間的情節,傳達了品牌陪你與時間作對的理念。
以前老國貨給人一種土土的感覺,跟年輕人也有距離。這篇廣告借助微信公眾號,用長漫畫的形式,走進年輕人的社交場景中。
這波懷舊操作憑借新穎的廣告形式,讓局部氣候調查組和百雀羚都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這片推送很快過了10萬+,累計閱讀超過400萬。
單從傳播效果上來看,百雀羚的知名度又延伸到了一代人的記憶中。
去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而百年老品牌可口可樂剛好是1978年中美建交后,進入我國市場的第一家外企,改革開放是中國的大日子,也是這家企業的大日子。
為紀念和致敬這40年的時光變遷,可口可樂中國和央視財經聯合推出了“時光在變,在乎不變”主題產品。
并聯合意大利定格動畫大師Dario Imbrogno以十年為一個單位將40年用四個單位典型的事件與人物相串聯制作TVC;
推出的迷你罐可樂限量禮盒,有四罐迷你可樂、插畫貼紙圖冊等,大家可以自己DIY專屬的獨特罐身。
可口可樂這一次的懷舊營銷使得產品充滿收藏價值,且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與好評,再一次增強了品牌好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