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修羅》緊急撤檔
伴隨著烈日當空和蟬聲迭起,今年中國電影的暑期檔來了。
說起今年暑期檔,那可是大咖云集,既有徐崢映射現實的《我不是藥神》,又有姜文民國氣息的《邪不壓正》,還有一款聚集影帝梁家輝和影后劉嘉玲,耗巨資1.13億美元,拍攝的中國最新奇幻大片《阿修羅》。
前兩部電影的表現,都可謂十分亮眼。《我不是藥神》累計票房超過26億元,《邪不壓正》首日票房過億。不過第三部《阿修羅》卻在上映三天后,突然宣布緊急撤檔
7月15日,電影《阿修羅》官微發布消息稱,經全體投資方決定,《阿修羅》于7月15日22點起撤檔停映。至于為何突然撤檔,片方并未給出原因。
2、網友吐槽,上映3天票房不到5000萬
雖然小編并沒有來得及看這部電影,不過看過的網友對此片的評價,貌似都不太高。很多網友看完之后都表示,這電影看完真是“一個頭有三個大”。
還有網友直接吐槽道,主角生活的小鎮很像《魔戒》里的霍比特村,女主造型幾乎和《權力的游戲》里的龍媽如出一轍,看著太尷尬了。
而豆瓣網上,對于此電影的評分,更是只有慘不忍睹的3.1分。
據了解,這部電影由阿里影業等諸多投資方,邀請影帝影后,耗時6年,花費1.13億美元(折合7.5億人民幣),拍出的電影,美媒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是,中國最昂貴的電影。
要知道1.13億美元的拍攝費用,即使在好萊塢也無比高昂。近年來好萊塢同等卡死的電影,要不就是太空題材的《火星救援》、《太空旅客》,要不就是大IP《王牌特工》、《冰川時代》。也就是說,這筆錢拿到不差錢的好萊塢市場里。至少可以拿到全球著名IP、請到奧斯卡最佳導演、超一線演員和最頂級的特效團隊。
然而這部電影呢,上映3天撤檔,網友接連吐槽場景抄襲,豆瓣評分僅3.1分,撤檔前三天票房還不足5000萬元。而在宣發時,片方原本預計內地票房至少能破30億。
3、從電影失利,到連年虧損
很顯然,《阿修羅》是阿里影業的又一次失利。
但這并不是第一次,早在阿里影業主投的首個電影項目,2016年下半年的《擺渡人》就產生了巨額虧損。導演張嘉佳曾透露制造成本超過3億,票房過10億才不會虧本。然而,《擺渡人》累計票房僅4.83億,豆瓣評分才4.0分,可謂高調出生,高調敗落。
隨后,2017年阿里又主投了第二部作品:電影版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但粉絲和IP效應卻依舊無法挽救影片的票房和口碑,4.35億的票房絕對無法令人滿意,甚至還不如《擺渡人》的票房。豆瓣評分也只有3.9,也不如《擺渡人》,可謂是雪上加霜。
而其2015年收購的優酷土豆,同樣也正在失去市場份額,據極光大數據,每月使用人數最多的前五個視頻應用中,阿里旗下的優酷土豆合并的數據也只能排到第三。并且,優酷土豆和第一名愛奇藝的差距還在進一步拉大,疊加時長和人數,優酷土豆占據的市場只有愛奇藝的 1/4。
并且阿里影業還在連年虧損,根據2016年的財報顯示,阿里影業全年歸屬股東的凈虧損達到9.59億元。并且,這巨幅的虧損金額在2017年并沒有縮小太多,據其2月27日發布的年報顯示,2017年歸屬股東的虧損仍高達9.5億元。
4、高層頻換
當然,阿里影業也試圖通過方法來扭轉不利局面,比如換領導。
2014年,阿里影業成立,在中國影視傳媒行業擁有豐富經驗的張強出任CEO。
但由于張強在任期間表現欠佳,2016年12月5日,阿里影業CEO由董事長由俞永福兼任。
而俞永福上位后,阿里影業的情況仍未好轉,到了2017年8月,阿里影業依舊巨虧,俞永福請辭,阿里影業管理層再次調整,這次阿里巴巴換上了資深老將樊路遠,接替俞永福,出任阿里影業CEO。
1年不到的時間,連換了3位領導,可見阿里巴巴急切希望扭轉影業部門的艱難處境。
5、阿里影業的滑鐵盧
但現實總是不盡如人意。
據FT中文網報道,在截止今年的前個3月里,阿里巴巴的數字媒體和娛樂部門創造了8.4億美元的收入,但息稅及攤銷前的虧損,達到了4.14億美元。
而在阿修羅宣布撤檔后,阿里影業的股價也應聲下跌,兩天內阿里影業的股價從0.95港元/股跌至0.91港元/股。
想當初,阿里花重金打造自己的文娛版圖,要的就是向世人證明,自己不僅僅是家電商公司。但如今,從《擺渡人》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再到《阿修羅》,阿里影業發展到今天,一次又一次的滑鐵盧,卻恰恰印證了阿里在其他領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或許,原本阿里影業想通過《阿修羅》大賺一筆,彌補近年來的損失。但目前看來,先不說能賺多少,就連自己投進去的錢,可能都掙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