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5月11日訊:最近知乎熱搜榜上出現了一個特殊的問題:旺仔牛奶這家公司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嗎?旺仔牛奶?“再看我就喝了你”那個?“你媽媽好愛你哦,又給你送旺仔牛奶啦”那個?最神奇的不就是它洗腦又莫名好看的廣告嗎?帶著這樣的心態點開帖子后,貌貌感到了驚喜。
湖南旺旺醫院
朋友們,你們知道旺旺這個記憶中賣零食的咧嘴小孩,他開了個醫院嗎?超正規,是三甲,在長沙。
特色科室還是婦產科,大概在旺旺迎接新生兒有種特殊的喜悅感。
看來旺仔不是我以為的那個仔。它是豐富的仔、一個跨界的仔、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仔啊!Pick,必須Pick!作為一個成年人,給喜歡的仔花錢!氪金!雪餅,買!仙貝,買!牛奶,買!股票,等等,股票看起來不太妙啊……
近10年來,中國旺旺股票最高值出現在2014年4月30日,每股均價為11.893港元;最低值出現在2016年1月29日,每股均價3.884港元。而5月8日收盤,中國旺旺每股均價5.55港元,總市值689億。要知道,在2014年,旺旺的最高市值可是一度超過了1500億啊。
根據財報顯示,旺旺的營收、凈利從2014年起連續3年下滑,營收減少16.53%。其中,2016年收入較2014年下降了16.5%。難道旺旺不斷跨界、做周邊、推出聯名產品的背后原因竟是為了解決“中年危機”嗎?
連年下滑的業績背后,是旺旺近年來逐漸消退的品牌影響力。雖然旺旺在渠道、產品上都進行了諸多嘗試,但成效并不明顯,加之網絡發展和競爭對手的雙重沖擊,旺旺在休閑食品行業中的破局更加艱難。
而在那幾年業績持續下滑的一大原因就是旺仔牛奶的疲軟。財報數據顯示,乳品及飲料類占旺旺營收比例超過一半,其中90%由旺仔牛奶貢獻。
而旺仔牛奶營收與利潤的驟然下滑,背后是中國人口結構的持續變化:新增兒童人口的持續減少。旺仔牛奶的目標用戶是兒童,而過去多年來中國新生兒出生率整體下滑,則意味著目標客戶群體面臨大幅萎縮的風險,而中國的新生兒數量自2006年后再也沒有超過1500萬,而2006年之后的兒童正好是旺仔牛奶的消費群體,當年的新生兒數量與1996年相比減少了近四分之一。
截至2015年底,旺旺在中國擁有約9000名經銷商,幾乎覆蓋了全國主要的市場渠道。旺仔牛奶已經持續占據兒童風味乳細分市場的榜首。市場整體萎縮之下,旺仔牛奶想要破局需要一條新的思路。
中國旺旺股票走勢圖
需要新思路的不僅只有旺仔牛奶,旺旺的其它產品線也同樣如此。即使不考慮兒童市場整體縮減的情況,一方面是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生活和食品安全,只是好吃的旺旺系列零食不再是首選;另一方面是吃著旺旺成長的消費者,如今都長大了,對零食不再那么熱衷的同時還擁有了更多國際化的選擇。
換言之,在存量市場基本開發殆盡的情況下,旺旺作為一家快銷品牌如何拓寬增量市場?而與旺旺同樣在90年代初進入中國的食品快銷品牌,還有康師傅、統一。這三者的營收幾乎在同一時期開始了斷崖式下滑。
“有了外賣,誰還吃泡面這種垃圾食品”。康師傅2019年上半年經營業績顯示,公司營業收入達到304.95億元,凈利潤呈現15.05%的高增長。方便面業務,凈利潤增長31.24%。
而同樣在2019年,4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營收93.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6%;凈利潤16.15億元,同比增長18.4%;毛利率上升4.4個百分點,達到48.9%。怎么破的局?簡單總結一下,就是破圈二字。
“破圈”是檢驗一個梗夠不夠火的唯一標準,也是檢驗一個品牌營銷是不是成功的唯一標準。旺旺的醫院、奶香味的二鍋頭、聯名款的衣服、康師傅與“功夫熊貓”IP的跨界聯合都是同一個道理。營銷出圈的目的是消除消費者的陌生感,這是品牌在存量市場殆盡后,開拓增量市場的必經之路。
而在營銷出圈之后,需要做的就是產品出圈。不同的品牌在這方面有不同的表現,繼續以旺旺和康師傅為例,旺旺采取的做法是“自嗨式上新”。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旺旺就推出了近50款新品,更是在天貓旗艦店開設了“你沒吃過的旺旺”新品板塊,其中有芥末味牛奶糖、大口爽草本飲料等。同時還把老產品用驚掉別人眼球的方式“升級”,比如8L裝巨大號旺仔牛奶、比臉還大的雪餅、仙貝等等。
而康師傅則是針對消費者對方便面不健康這一個重點進行突破。陸續上市的“鮮蔬面”、“金湯”、“豚骨”兼具營養與美味;而備受喜愛的 “湯大師”系列則采用領先的自然提鮮技術;另有熬制高湯、品味甄選系列充分滿足年輕消費群的個性及小資需求。
歸根結底,把產品做成內容,用產品作為品牌的突破口,并為用戶帶來樂趣,才是如今“老”品牌煥發“新”生命力的核心。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