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煤炭企業尚有大量資產可注入 此前,山西省屬煤炭企業經歷一系列整合重組之后形成了七大集團,分別是同煤集團、焦煤集團、陽煤集團、潞安集團、晉煤集團、山煤集團、晉能集團。整體而言,七大集團旗下都有上市平臺,合計控股12家上市公司,但資產證券化率都較低,集團資產存在很大注入空間,資本運作值得期待。以西山煤電為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及王一新在西山煤電考察時也指出,將把山西打造成全球最大焦煤公司。由此猜想,西山煤電存在集團資產注入預期。 同煤集團:擁有煤炭產能1.1億噸,2016年煤炭產量11786萬噸,煤種為動力煤,是山西地區動力煤整合主體,礦區集中在晉北地區,旗下擁有大同煤業和漳澤電力兩家上市公司,分別運營煤炭和火電業務。2016年上市平臺大同煤業年產量僅為2452萬噸,資產注入可期。 焦煤集團:是山西省焦煤資源整合平臺,擁有礦井107座,在產產能約8600萬噸,2016年原煤產量9151萬噸,其中煉焦精煤產量4312萬噸,是國內最大的焦煤生產企業;集團下轄3家上市公司,西山煤電、山西焦化、南風化工,分別運營煤炭、焦化、鹽化業務。西山煤電擁有產能2960萬噸,僅占集團產能的31%。 陽煤集團:前身為陽泉礦務局,煤種為無煙煤和動力煤,擁有煤炭產能約1億噸,2016年煤炭產量6559萬噸,旗下擁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陽泉煤業、陽煤化工、太化股份。上市平臺煤炭產能僅占集團產能的32%。 潞安集團:前身為潞安礦務局,主要生產動力煤和噴吹煤,礦井主要分布在晉東南地區,在產產能約6290萬噸,2016年煤炭產量7433萬噸,旗下僅有潞安環能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產能占集團產能的67%。 晉煤集團:前身為晉城礦務局,是我國大型無煙煤生產基地,擁有煤炭產能約8000萬噸,2016年煤炭產量5684萬噸,旗下擁有藍焰控股一家上市公司,主營煤層氣抽采銷售。 山煤集團:全稱是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早期從事煤炭貿易業務,擁有中國煤炭出口專營權(全國僅四家企業擁有)、中國內銷煤經銷資格和鐵路運輸計劃單列權,在2010年前后山西煤炭資源整合的過程中獲得了約3000萬噸煤炭產能。旗下擁有山煤國際一家上市公司,擁有2000萬噸產能,集團尚有1000萬噸產能。 晉能集團:2013年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和山西國際電力集團合并成了晉能集團,擁有產能7610萬噸,2016年煤炭產量7136萬噸;電力方面擁有在役電廠8座,發電裝機523千瓦,在建電廠4座,裝機342萬千瓦,2016年發電量169億度。旗下擁有通寶能源一家上市公司,主營電力業務,煤炭業務沒有上市平臺。煤炭板塊注入成為煤電一體化上市平臺可期。 整合預期同樣值得關注 《關于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的指導意見》稱山西省內國資同質化競爭嚴重,并明確將通過專業化重組優化配置同類資源、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市場競爭力。煤炭集團之間有望通過重組來改變目前同質化競爭的格局。王一新在此前已經多次指出,希望省內煤炭國企按煤種合并為三大企業,一家動力煤、一家焦煤、一家無煙煤。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低迷,煤炭價格大幅下降,國企改革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