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編輯:辛曌)目前,LED芯片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LED芯片廠擴產潮持續蔓延,從歐司朗馬來西亞工廠正式運營到華燦光電義烏廠動工,幾大LED芯片廠擴產項目頻出。11月23日,A股白馬股重挫,芯片股成為一抹亮色。
受強勁業績和并購大潮影響,美芯片股周二創下史上最高收盤紀錄,逼近互聯網泡沫時創下的歷史盤中高點。華爾街投行紛紛表示,相比美國五大科技股FAANG,芯片股的股價更便宜,有望成為2018年市場最大的贏家。
高大上的核高基概念
核高基是對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的簡稱。長期以來,我國核高基領域“缺芯少魂”,產品依賴進口,核心技術受制于人,也面臨信息安全等一系列問題。
2006年國務院發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對核高基、集成電路裝備、大飛機、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等16項重大科技專項進行重點布局。
11月20日,科技部會同工信部組織召開了核高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發布會,稱通過近10年的專項實施,我國在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等領域突破關鍵技術,解決了許多“卡脖子”的難題。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在核高基重大專項支持下,我國核心電子器件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總體技術水平實現了跨越發展,核心電子器件與國外差距由15年以上縮短到5年。型號器件首次實現批量應用,成功構建了系列高端技術平臺,核心電子器件長期依賴進口的“卡脖子”問題得到緩解,支撐裝備核心電子器件自主保障率從不足30%提升到85%以上。
“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產出一大批標志性成果,走出一條創新發展之路。”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刁石京在當天的成果發布會上說。
據刁石京介紹,核高基重大專項實施以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年均復合增長率接近20%,基本形成了產業自主發展能力,建設了自主創新體系,支撐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可持續發展。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年均復合增長率接近20%,而同期全球的增長率則不到4%。
受到這一消息提振,A股芯片概念股開始活躍。紫光集團旗下的紫光國芯(002049)三個交易日股價漲幅超過20%,大立科技連續三個漲停。
據統計,截至2017年,共有近500家單位參與專項研發,累計投入5萬研發人員,申請專利8900余項,發布標準700余項,新增產值1300多億元。
“核高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總體專家組技術總師魏少軍表示,2017年,全行業銷售收入預計為1945.98億元,比2016年的1518.52億元增長28.15%。按照美元與人民幣1:6.65的兌換率,全年銷售約292.63億美元,占全球集成電路設計業的比重預計將進一步提升,預計超過1/3。
大立科技:核高基項目驗收工作完成
11月23日,大立科技因核高基題材連續第三個交易日漲停。公司11月22日在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核高基項目的驗收工作已完成,公司會在取得相關部門的正式通知后進行公告。
公司還公告“1024×1024非制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項目入選工信部已發布《民參軍技術與產品推薦目錄(2017年度)》名單,并被列為重點項目。
查閱大立科技的歷史公告,大立科技還曾收到“核高基重大專項”中央財政資金6656萬元。
據Wind資訊統計,目前A股共有10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參與過核高基相關項目,除了三漲停的大立科技,還包括:納思達、紫光國芯、景嘉微、全志科技、同方股份、富瀚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