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辛曌)自上周三起,兩市融資余額開始站上9000億元大關,創今年5月8日以來新高。融資余額在今年6月2日降至8580.03億元低點后探底回升,7月中旬經歷了短暫回調休整,此后便一路走高。根據海通證券研報數據,截止上周末,兩市融資余額達9021億元,較前一周增加114億元。
從融資余額上漲的原因看,此輪融資余額反彈過程中,有色金屬和采掘成為兩大主要推手。有色金屬行業融資余額較6月初增長20.7%,采掘行業融資余額較6月初增長約16%。
對于有色和采掘領跑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首先,統計局數據顯示,二季度GDP同比增長6.9%,6月份制造業和基建投資增速均有所上升。國內宏觀經濟回暖,疊加“一帶一路”相關基建需求的提升,催化原材料價格的上漲。6月以來,多數有色金屬現期貨價格均震蕩走高。此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和環保督查的雙管齊下也使有色板塊的供給端受到限制。機構預計有色板塊的行情將有所延續,未來行情會逐步從上游資源向中游冶煉延續。
采掘行業是本輪融資余額創新高另一個誘因板塊,其融資余額較6月初增長約16%。本輪融資凈買入額靠前的采掘企業多來自煤炭板塊。陜西煤業、兗州煤業、恒源煤電6月以來融資凈買入額均在3億元以上。而采掘行業6月以來的表現雖然弱于鋼鐵板塊,但仍以約20.5%的累計漲幅排在申萬行業的第三位。
從個股的融資凈買入來看,截止8月8日,融資凈買入額居前3位的個股分別是:中信證券(1.64億元)、方大炭素(1.2億元)和盛和資源(1.08億元)。此外,西部礦業凈買入額也超過了1億元。凈買入前10的股票中有一半屬于有色金屬板塊,說明市場資金對有色等周期股的熱情依舊不減。
三行業扎堆,5股全年業績預增
兩融余額四連降期間,22%的標的股融資余額逆市增長,其中,15只增幅超過一成。行業特征來看,化工、醫藥生物、公用事業三行業相對扎堆,合計占據近半數份額。此外,有色金屬、食品飲料、電氣設備等行業各有一只股票入圍。
杠桿資金大幅加倉股中,珠江啤酒、興業礦業、海大集團等5只2017年度業績預增。
珠江啤酒前三季凈利潤同比增長近六成,受銷量預計增長以及財務費用下降等因素影響,今年全年凈利潤預計增長20%至70%。
興業礦業今年凈利潤預計增長525.99%至570.70%,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包括:公司經營的主要礦產品銷售價格同比大幅上漲且保持在較高水平;子公司銀漫礦業順利達產等。
今日大漲近6%的海大集團,年內股價穩步攀升,累計收獲42.6%的漲幅。公司前三季營收、凈利雙雙增長達三成,2017年度凈利潤預計增長22.69%至46.06%。影響業績的主要因素為:每年四季度為水產飼料銷售淡季,公司水產飼料的銷量對比二、三季度大幅減少;公司四季度主要以畜禽飼料銷售為主,畜禽飼料四季度將保持穩定增長,預計公司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所以市場確實在回暖,但并不像是牛市勢在必行,更是結構性牛市的延續。你們覺得呢?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