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ST金泰這只股票創造了A股市場的一個神話,就是兩個月的時間連續42個漲停,比現在的茅臺牛多了,茅臺在它眼里就是個屁。同時這也是A股市場的一個“丑聞”,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操縱股價的典型。
在42個漲停板之前,金泰連續停牌4個月,而且在前兩個月不斷的發布利空消息,隱瞞重組信息,在復牌之前突然公布重大利好,實際控制人將9個房地產項目以定向增發的方式注入上市公司,其實在停牌之前,就有人大批量的買進了這只股票,復牌后就是42個漲停,實際上,這只股票的控盤已經非常高,停牌前幾筆大的交易達到流通盤的35%,這就是典型的莊股,如果沒人接盤,莊家是出不來的。
壓制股價方便資金設伏
2007年3月6日,ST金泰一紙公告稱,公司正在討論重大事項。在4個多月的停牌之后,2007年7月9日,公司的董事會決議顯示,實際控制人黃俊欽旗下的新恒基控股集團和新恒基房地產公司將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將兩公司所屬的9個房地產公司或項目注入上市公司。
對于當時總股本只有1.4億股、總資產僅7467萬元、凈利潤近億元虧損的ST金泰來說,無異于一個巨大的餡餅。隨后,42個漲停板出現了。
為了能讓利益關聯的大量資金能在較低的價格買入,ST金泰在停牌之前的兩個月內不斷違規發布利空消息,并隱瞞重組信息,甚至在未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情況下,董事會擅自改變會計處理方法,大幅增加當年虧損額。
其中,對部分不利消息進行了延遲發布。如2007年1月27日,公司公告稱,聯營公司山東金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藥品GMP證書已于2006年12月13日到期,并已經停產,公告日距離事發日已經過去了一個半月。
不僅如此,ST金泰還涉嫌故意隱瞞重組信息。停牌前兩個月中,公司分別在2007年1月11日、1月15日及2月1日三次發布股價異動公告,稱“經詢問公司大股東,目前尚未有重組方案及計劃”。
這不禁讓人生疑,在最后一次公告的一個月之后,2007年3月6日,公司便公告稱正在討論重大事項。而對于一個月之前的股票放量上漲,黃俊欽卻說沒有任何重組方案和計劃。有分析人士指出,這是遮人耳目,在相關利益資金未建完倉之前,避免股價的過快上漲。
此外,ST金泰2006年巨虧9802萬元的凈利潤中,存在大量利潤操縱因素,其目的也是在2007年2月發布年報的時候,制造巨額虧損打壓股價。
公 司根據2006年12月28日以及2007年2月13日的董事會決議,將應收款項壞賬計提方法由余額百分比法變更為賬齡分析法,即由按余額20%計提壞賬 變更為按1年以內10%、1至2年20%、2至3年40%、3至4年70%、4至5年90%以及5年以上100%。由此,減少當年凈利潤約3000萬元。
此項缺乏充分變更理由的會計估計變更對凈利潤影響重大,并且在未經股東大會批準的情況下就開始實施,作為上市公司,此舉有故意增加當年虧損額的嫌疑。
不僅如此,ST金泰2006年還大幅增加了存貨減值準備的計提,當年新增了2778萬元減值準備,接近上一年的兩倍。違規的應收款項壞賬計提方法變更以及異常的存貨減值準備上升,在此期間內,我們懷疑,ST金泰和它的股東進行了一場壓低股價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