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老鐵跟我說,炒股炒出心理障礙來了,虧了很多生活積蓄,心理很重的負罪感。帝哥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當時自己都不敢打開交易軟件,知道打開了看到的都是慘不忍睹的數字。不僅打擊自信,也折磨自己的尊嚴。
炒股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心態,恐懼、貪婪、欲望等人性的本能弱點都釋放出來。那么帝哥是怎么走出心理陰霾?
首先解釋一下什么是恐懼,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恐懼其實是人性的基本情緒,恐懼的根源是虛無。每個人最恐懼的是什么?也許是死亡,也許是對期望的破滅。
既然是期望的破滅帶來的恐懼,那么我們反問自己,炒股是不是期望太高了?
帝哥最慘的一次經歷,當時是聽朋友推薦,是買入一只垃圾股,什么都不懂就沖了進去。沒想到這個公司業績很差,多次改主營業務,套了整整帝哥3年。那幾年帝哥買賣了很多股票,虧損的非常嚴重,可以說發了工資都買進去了,銀行卡往往也就剩個幾百塊生活費。
后來我停下了,用了大半年一直在反思自己的錯誤,經常是好幾天才想清楚一個錯誤的根源所在。然后繼續反思找清錯誤的根源在哪里,我當時在筆記本上居然記下了有100多個重大的我理念上的錯誤!
當經過徹底的反思后就會發現自己就是個韭菜,根本就不會炒股。
真正的恐懼來源,并不是做股票盈虧,是我們無法正視這個恐懼,恐懼也是無法被克服的。
有的人懶惰,又不肯勤奮去研究股價波動規律、公司基本面和市場行情,只能跟著別人的想法走,亦步亦趨,行情好時也能在股市賺到一杯羹,行情不好時只能是顧左顧右,沒了主見,最后虧了本然后怨天尤人。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不過如此,他們的工作和生活都需要領袖人物的指引,需要有人給他們指出前進方向。
有的人比較聰明,對K線等技術手段有研究,但格局還不足,太在乎一分一厘的得失,運氣好者可以在短期內賺一筆,同時也蘊藏著很大風險,說不定哪天就賣飛被套,結果會得不償失。生活中的很多人也是如此,對眼前利益過于注重,有些人更是錙銖必較,在追逐短期利益過程中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從長遠看卻失去更大的利益。
有的人聰明也足夠勤奮,每天花大量時間研究價波動規律、公司基本面和市場行情,但格局還受限,往往太在乎別人的評價,結果陷于無休止的爭論,牽扯了自己太多精力,也影響了自己的情緒。這種人往往信奉斗爭哲學,但是等到老的時候回過頭看,一切爭論都是浮云,后悔如果把爭論、斗爭的時間拿來做更重要的事情,該多好。
當你聰明且努力,從技術面和基本面都看準了一支好股票,最重要的是還有很大的格局,不會隨著短期波動而影響情緒,不會因為他人評價影響自己的判斷,這些人在達到自身利益的同時,還能成為他人學習榜樣!
人生百態,各有所型,正是因為大千多元,才有贏有虧,才構成繽紛世界。
恐懼是不可控制的,但是懊惱、后悔、失落等負面情緒是可控的,只有做到勤奮、用功,完善自己的投資邏輯,并不斷擴大自己的格局,才能真正的成為股市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