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利益動機】2016年12月22日完成18億增發,增發價13.87元/股。大股東和員工持股合計認購近一半籌碼,聯手私募萬賽投資(案例如勝利精密),其它的幾個包括鼎泰、國能、華弘潤澤等全部是深圳本地背景的企業,典型的熟人類型,大股東和高管員工等拉攏私募和當地資本包攬增發,增發金額大,動力強。
【利益動機】2017年11月7日,公司員工二期持股完成購買(大宗交易),價格25元/股,持股0.78%。2017年1月推出股權激勵,行權價格20.5元/股,行權價高,超出預期。
【利益動機】公司屬于民營企業類實驗室系統工程潔凈方案解決商的領頭羊。作為行業引領者,對比類似天華超凈,每年凈利潤都是很穩定。而2015年卻異常虧損1.27億,借轉型運作,為現階段的高速增長做準備意圖很明顯。
【運作路徑】光電子及電子元器件功能材料常州產業園是公司2014年自有資金轉型的一個項目,預示著公司向功能材料方向的轉型。建成完全達產后,光學材料將合計預期營收12億。項目在2017年起逐步釋放產能和業績,目前業績報表上已經開始反映。
【運作路徑】公司正在往下游擴展,目前正15億并購千洪電子(公司是其最大的供應商),產品從功能材料延伸到消費電子功能性器件。標的公司對 OPPO、vivo 兩大客戶的依賴程度較高,業績承諾2017、2018、2019年分別1.1億、1.5億、1.9億。
【運作路徑】公司由單一的凈潔室工程轉型到電子功能材料和復合材料方向,收購引進了日本技術成熟企業鋰電池鋁塑軟包業務并擴大生產線,引入了偏光片TAC膜項目等項目。鋁塑膜、TAC膜都是目前高端材料國產替代的典型代表,下游增長空間較為確定,產品進口替代邏輯清晰,其中鋁塑膜項目2018年下半年達產,TAC膜項目預計也將在2019年釋放產能。
【運作路徑】PBO超級纖維項目2016年6月開始施工建設,PBO相關的專利研發由公司2014年成立的先進材料研究院研發出來的,也是中國第一條PBO工業化生產線,打破海外壟斷。2017年11月 互動平臺透露,一期投資2.1億元,2018年下半年投產,產能380噸。首期預計產值6億,利潤1-1.5億。
【運作路徑】公司最大股東為侯毅,除了上市公司實業外,還兼職幾個投資公司,其非常看好柔性顯示在 國內彎道超車的機會。新綸科技在這方面也開始在布局。2017年12月新綸科技擬以990萬美元收購美國阿克倫系統公司(Akron Polymer Systems Co.Ltd)45%股權,同時設立聚綸材料科技公司,未來布局業務包括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光學薄膜、聚酰亞胺材料等。
【投資建議】公司運作具備資本+實業業績運作的特點,隨著幾大項目的推進,后續業績···建議···(完整建議請查看研究報告原文)。
【風險提示】業績釋放不及預期,幾大項目推進不及預期,TAC膜項目本身技術替代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