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ST股市場回顧
1、板塊小幅上揚,失血狀況緩解
上周(3月5日至3月9日),ST板塊延續了此前的強勢,上周小幅上揚了1.26%。
資金流向方面,上周板塊失血狀況較上上周有所收窄,主力資金從板塊凈流出1.88億元。
2、近半數ST股全周上漲
和此前一邊倒的局面有所不同,本期76只ST股中,共有37只個股全周上漲,占比48.7%。其中ST慧球漲幅最大,周漲幅達16.86%,除此之外,*ST德力、*ST萬里周漲幅也均在14%左右,*ST佳電、ST成城、*ST昌魚、*ST金宇、*ST松江等個股漲幅也錄得超5%的周漲幅。
而在另一邊,*ST東海A成為上周76只ST股中表現最差的個股,周跌幅達7.26%,而剩下的18只全周下跌的個股,周跌幅均未超過5%。
3、這些公司將戴帽
截至目前,A股已有2500多家公司披露了2017年年度業績預告,其中明確公告續虧的非ST股有26只。根據交易所規則,連續兩年虧損的公司股票在年報正式公布的那一天戴帽。
具體情況如下圖:
二、ST股重點公司點評
*ST一重:2017年順利扭虧,正宗核電概念上市公司,同時水電、火電需求共振,公司迎來10年來最好的時光
1、基本情況:我國綜合生產能力最強的重型裝備制造企業、中國最大的核島裝備供應商和領導者、當今世界煉油用加氫反應器的最大供貨商、冶金企業全流程設備供應商和國防裝備供應商。
2、扭虧完成:據悉,自國內重型機械行業自2008年金融危機一直處于低迷狀態,公司業績也隨行業遭遇十年低迷。2016年,公司經營收入創歷史新低,業績大幅虧損。
去年以來,公司經營明顯好轉,2017年前三季度收入回升至歷史最高水平,利潤實現扭虧。公司已發布2017年業績預告,預計全年將實現歸母凈利潤0.84億元,新增訂單122.5億元,同比增長50.9%。
3、核心看點:
1)核電
國金證券研報顯示,按照核電行業發展規劃,預計未來三年我國核電每年需開工和并網合計8-10臺反應堆,對應年均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為歷史高峰。公司作為我國目前唯一既能生產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又擁有全套核鍛件制造能力的企業,同時配套我國三款核電主力機型的全部首臺壓力容器,有望最大程度受益于國內核電第四波建設浪潮的開啟。
2)軍民融合
今年1月底,中國一重與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國鋼研科技集團等中央企業和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燕山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分別簽訂軍民融合框架戰略合作協議,推動軍民融合向縱深發展。
4、傳統業務情況好轉:公司大型鑄鍛件產品主要為火電汽輪發電機、水電水輪機定轉子,以及葉片、轉輪等相關配件。根據國金證券研報顯示,我國火電正迎來一波轉子檢修及更替高峰,同時靈活性改造也為行業帶來新機遇;水電配件隨白鶴灘、烏東德兩大水電站的相繼開工,開啟了至少2-3年的設備采購高峰。公司作為大型鑄鍛件產能突出、配套經驗豐富的行業龍頭,有望伴隨水電、火電需求的雙共振,實現板塊業務觸底反彈。
點評:由于行業低迷了整整十年,公司作為行業龍頭,依然難以擺脫業績下滑的尷尬局面。公司的情況在2016年達到最低谷之后,正式進入了觸底反彈的階段。而隨著市場上大軍工時代的開啟,公司作為核電領域內的擁有絕對優勢的上市公司,迎來了絕地反擊的機會,扭虧成功+核電+好轉的傳統業務+下游景氣度提振,公司今年表現完全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