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4月29日發布實施《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與征求意見稿相比,《辦法》不再要求單個境外投資者對上市券商的持股比例必須制在30%以內,并允許外資控股合資證券公司,決定逐步放開合資證券公司的業務范圍。從即日起,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可提交設立合資券商的申請材料。
允許外資控股合資證券公司并逐步放開合資證券公司業務范圍。這意味著新設合資券商全面“開閘”,即日起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可根據《外資辦法》及服務指南的要求,向證監會提交變更公司實控人或設立合資券商的申請材料。而符合條件的外資也可向證監會申請變更公司實際控制人,實現“由參轉控”。
此外,2018年一季度共有16家券商得到證金公司增持,獲增持股數最多的是申萬宏源證券,高達7772.44萬股,招商證券和東方證券則分別位居榜眼和探花,獲得7608.83萬股和7042.08萬股的增持。獲增持超過5000萬股的券商還有華泰證券、中國銀河、國泰君安及長江證券。
業內人士認為,合資券商近年來發展狀況不如人意,主要原因是受到較為嚴格的牌照管理限制,展業范圍較為有限。此外外資股東無法控股,也在客觀上制約了外資股東經營管理能動性的發揮。作為博鰲論壇上宣布的擴大開放重大舉措之一,此次放寬券商外資股比限制措施落地,合資券商將可逐步實現“全牌照”運營,有利于引入境外機構先進經驗,引入專業能力和良性競爭,提升我國證券行業的發展水平,而現有的合資券商更將首當其沖享受政策紅利。
分析認為,隨著第一批試點企業CDR發行逐步推進,國內資本市場將迎來繼新三板之后的再次擴容,大型投行受益明顯。此外,金融市場加快開放力度、放開外資金融機構的準入限制、提高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額度、加快推進滬倫通等因素,都將為證券行業帶來新機遇。
相關公司方面,券商 板塊顯示
華鑫股份 公司背靠上海國資,全資子公司華鑫證券此前與摩根士丹利合資成立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去年年底有媒體報道,摩根士丹利稱中國合作伙伴有意讓出在合資證券公司的控股權,目前摩根士丹利持股比例為49%。
山西證券 公司與德意志銀行合資設立中德證券,另外,此前公司還與京東金融共同設50億元規模基金。
東方證券 證金公司持股比例增加幅度超過1%。證金公司增持東方證券后總持股比例已經高達4.9%。
中信證券 一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在券商中排名第一,以97.12億元的營業收入和26.90億元的凈利潤遙遙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