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好當家發布2017年度報告,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08億元,同比增長13.9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353.09萬元,同比增長24.15%。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
點評:
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各業務齊頭并進。“一個中心”是公司確立為主導核心的海參產業,“三個基本點”分別為圍繞海參產業開展的三大業務,包括養殖業務、加工業務和捕撈業務。2017年公司海參產品(包括養殖、加工和捕撈)實現營收5.21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達53.15%,毛利占比達64.62%;2017年公司養殖業務(包括海參、海蜇、海帶等)、加工業務(包括初加工凍干海參、深加工產品等)、捕撈業務(包括海參、魷魚等)營收分別為3.79億元、6.38億元、1.84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31.37%、52.83%、15.25%,毛利占比分別為53.03%、32.55%、13.72%,已基本形成“三駕馬車、齊頭并進”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繼續加大海洋捕撈業的投入,未來業績貢獻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截止2017年底,公司已建成44條船,其中燈光罩網漁船19條,拖網漁船16條,大型運輸船1條,在中國南海、黃海、東海、北太平洋等漁場進行作業,并配套建設了5萬噸冷鏈倉庫和年產能力5萬噸的魚粉,此外2017年更新改造8條魷魚釣船,2018年1月份已有4艘前往阿根廷海域,另外4條船也已建造完畢,2月份出海。2017年公司捕撈產品量達8266.4萬噸,同比大幅增長141.94%。我們認為公司將繼續圍繞“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三項業務類似三駕馬車拉動公司穩健發展。
收入端穩定向上,參價高景氣、市場拓展力度大。價格方面,2017年海參產能去化明顯、行業供需格局改善,參價景氣上行,全年公司鮮海參平均對外銷售價格114.68元/公斤,較上年同期增長28.49%。銷量方面,公司繼續強化國內市場開拓力度,多渠道并舉增強品牌影響力。公司于2017年2月拿到直銷牌照,傳統加盟商突破店面限制,轉型做百姓消費市場的零售,組織近千名消費者來到好當家見證“有機刺參”的品質真實性,此外,在全國電視購物平臺開設2000多檔海參銷售直播節目,總播出時間超過8萬分鐘,開展電視購物銷售活動,推動有條發展,發展會員十幾萬名,以上營銷措施對公司品牌知名度的提升產生積極影響。報告期內公司海參產品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3.98%,養殖、加工、捕撈業務2017年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13.70%、17.24%、6.65%。我們認為海產品行業已進入景氣向上期,且公司將繼續穩步推進渠道拓展和品牌建設,公司各業務營收增速有望進一步提升。
成本端繼續下探,苗種優勢凸顯。苗種費占海參養殖成本的比例達60%,而苗種費的多少主要取決于苗種存活率和苗種餌料。公司現已實現海參苗種的自給自足,海參育苗采用網箱育苗與車間育苗相結合的方式,室外網箱育出的苗種品質接近于野生生態苗,比室內繁育的苗種成本低、成活率高,為未來公司實現海參育苗產業化,實現海參產業的高效益、規模化經營拓寬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并增設海參餌料發酵車間,改良苗種餌料,提高苗種生長。報告期內,在海參產品營收同比增長的情況下公司海參總苗種費不增反降,海參苗種費較上年同期下降14.96%,成本占比同比下降7個百分點至59%;由于苗種費在海參產品成本中占比較高,對成本影響較大,在營收同比增長的情況下海參產品總成本不增反降,較上年同期下降23.88%,影響公司海參產品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13個百分點至43%。我們認為,自繁自養苗種為公司帶來明顯的成本優勢,且未來成本端仍然存在向下空間,對公司整體盈利能力的提升產生積極影響。
盈利預測及評級:我們預計公司18-20年攤薄每股收益分別為0.05元、0.06元、0.08元。維持對公司的“增持”評級。
風險因素:極端天氣風險,產品價格波動風險、規模擴張不及預期、渠道拓展不及預期、政策變動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