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在上周六推出的減持新政猶如平地一聲驚雷在A股炸開了鍋,從一開始的一邊倒的解讀為重大利好,到后面反對和質疑聲又不斷增多,市場在假期之中陷入了多空之間的激烈爭辯。不過歸根結底還是要用走勢來說話。作為五月收官之戰,周三兩市上演了戲劇性的高開低走一幕,這讓大部分投資者不禁悲從喜來,到底問題出在哪里:難道A股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又或者這一次又是“老鄉別走,出利好了”的套路重演?
周末監管層公布的減持新規來的有點突如其然,不僅徹底打亂了當前各路主力機構的部署計劃,更將對市場中長期造成持續深遠影響。所以在市場對這一政策可能帶來的結果明朗前,大部分資金顯然不敢貿然追高搶反彈,而一旦承接資金不足,兩市高開低走也就順理成章。
隨著各大指數的沖高回落,市場整體賺錢效應也經歷了一回過山車:從早盤的全面普漲到午后的結構性分化,賺錢效應也隨之大幅滑坡。具體從盤面來看,新零售概念成為兩市最搶眼的題材,傍上阿里巴巴這棵大樹的華聯綜超強勢二連板并帶動三江購物、紅旗連鎖等新5只相關概念股紛紛漲停,但由于前期這一概念前期已經炒過一波,所以大熱過后明日強弱分化不可避免;
而本應該充分受益減持新規和IPO發行速度暫時放緩雙重利好刺激的次新股卻并未迎來報復性反彈,除了超頻三、香山股份等少數人氣股能夠封板外,大部分漲停板都陸續被砸開,跟風買盤不足和解套拋壓成為壓在這一板塊頭頂的大山;至于雄安,中環裝備、大禹節水等前期強勢股紛紛遭到獲利資金兇狠砸盤,一度跌停。顯然由于市場關注焦點正在轉移,雄安概念持續退燒,即使回調充分的老龍頭冀東裝備超跌漲停,但也再無昔日一呼百應的威風,板塊整體弱勢明顯,短期操作機會持續下降。
這也就啟示我們,對于突發的政策性利好帶來的高開決不可頭腦過熱,過分追漲,甚至對于弱勢股而言每一次沖高都是主力出局的機會,所以投資者需及時認清手中個股成色好決定去留,以免白白錯失反彈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