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場在美國9月PMI發布、美國債限問題現轉機和央行凈投放330億流動性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下,滬指報收于2228點,一周上漲2.46%,實現10月開門紅。那么,即將走過一半路程的“銀十月”,在錯綜復雜的經濟面背景下還會如何演繹?為此,《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了信達證券研發中心總經理呂立新、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文國慶、新時代證券研發中心總監趙國新。
關鍵詞1
美債
延期六周利好資本市場
美國政府債期限延后6周,不僅對美股,而且對A股市場都有利好影響。
呂立新:昨日A股市場表現較好可能與美國債限問題現轉機有一定的關系。因為兩年前的8月,美國兩黨也是在最后時刻才提高債務上限,但標普仍以美國債務模式不可持續等為由將主權評級從3A降至3A-,1級之差就在全球市場掀起驚濤駭浪。如果本次美國違約,評級將從3A-直接降至D,10余級的跳水意味著什么?股神巴菲特的評論就是“這將如同引爆核彈”。而現在美國國會眾議院共和黨領袖提出延長債務期限6周、不附帶任何政策條件的計劃,降低了美國政府違約的風險。美國股市大幅收高,道指上漲2.18%,創年內最大單日漲幅,受此利好刺激,A股市場不可能無動于衷。至于6周時間過后的情況會怎樣,我認為,以化險為夷而告終的可能性較大,這至少在短期內有利于市場的穩定。
文國慶:從理論上講,美國國債發生違約是可能的,但在實踐上,這種概率很低。因為違約對美元的信譽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因此,美國政治家們一般不愿意冒這個風險,一般來說,兩黨盡管爭論激烈,但常常會在最后一刻找到妥協方案,這次也得到了驗證:美國會兩黨周四在迫在眉睫的提高政府債務上限問題上各讓一步,眾院共和黨人已準備一份將債務大限推后6周的提案,不再附加條件。至于美國政府債務延期將帶來的影響,我認為不是很大:一是不會出現熱錢大量流進流出的現象;二是貴金屬的反彈也是階段性的。因為美國結束量化寬松是必然的,實際也在向這個方向走,因而我看淡貴金屬的長期走勢。當美債風波結束后,黃金有望跌穿1000美元,近期是賣出黃金的機會。
趙國新:美國兩黨在預算和債務上限問題的持續僵持及由此帶來的違約風險,已經給世界經濟再次拉響了警報,而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全球央行決策者也不得不重新考慮和調整政策。最新發布的美聯儲議息會議紀要文件顯示,伯南克之所以沒有如期在9月份的例會上啟動QE退出,一個重要的考慮就是即將開始的債務上限之爭。美國政府債期限延后6周對市場是一個利好,不僅美股,而且A股市場均以大幅上漲應對。至于6周時間過去后會怎樣,這要視一些經濟指標而定,如非農人口的失業率,消費信心指數等。對國際大宗商品市場構成影響的主要不在美國政府債,而在于量化寬松政策的退出。而美聯儲許多官員在會議上只是勉強同意了不縮減量化寬松的規模,而有將近半數的委員支持縮減量化寬松,這意味著今年年底前縮減量化寬松的可能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