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點,讓每個參加公司面試的人,最后都想加入你的公司。我們邀請來面試的人很多,但最后我們能夠錄取的屈指可數。能不能讓那些沒有被錄取的人有一次非常好的面試體驗,讓他們最后非常想加入公司?在奈飛有一個鐵律,公司里任何人只要看到候選人在等候區一個人坐著的時候,一定會走上去主動跟他打招呼,和他聊天,幫助他更多地了解公司。有次奈飛人力資源負責人Patty面試遲到了,她對候選人說不好意思我來晚了。應聘者說沒關系,我已經和6個人聊過天了。
薪酬
奈飛在招聘方面的競爭對手是谷歌、臉書這樣的公司,所以奈飛有一個理念就是按照市場最高水平付薪。
很多公司的做法是根據一套薪酬架構來決定。每個崗位都有最高值、最低值和中位值。奈飛里面沒有這套結構,他們一看市場價值,二看這個員工未來能為公司創造多少利益。比如,一個員工可能為公司帶來一百萬的價值,現在付薪10萬就夠了,但是考慮到這個人未來帶來的價值,公司現在付20萬也愿意。
當時谷歌想挖奈飛一個產品團隊的負責人,薪水開價兩倍。然后這個員工的主管找HR,說希望趕緊加薪把他留住。一開始HR還是傳統思維:不能加兩倍薪水,不然其他員工怎么辦?
在和業務部門來回討論多次之后,Patty突然開竅,為什么谷歌愿意付兩倍薪水,那是看到了這名員工的價值。既然他有這種價值,我們為什么不能給他付兩倍薪水。后來,公司不但給這名負責人薪水翻倍,還給他的團隊每個人都升兩倍的薪水。
奈飛還有一個打破傳統薪酬的做法,談Offer的時候,會先限定一個總額,然后讓員工自己決定現金和期權的比例。此外,奈飛不會要那些一上來就關心薪酬數字的人,因為他們覺得最吸引明星員工的不是薪酬待遇,而是工作本身。
績效
奈飛的績效管理和其他硅谷公司的類似,打破了傳統的績效管理方式。以前是每年一度做年終評估和反饋,而奈飛的做法是平時不定期做績效反饋。有點像運動隊教練給運動員做績效反饋一樣,每隔幾場比賽就給一次反饋,而不是等到一個賽季結束了之后再給。所以是把績效評估和績效反饋融入到全周期過程中,隨時起到激發員工和提升員工的效果。
很多公司做PIP(績效提升計劃),但是PIP往往做到最后就走樣了,經常是我不喜歡某個人或者某個人的績效很差,為了將來把這個人干掉,于是現在把他放到PIP里面,走個形式。奈飛認為,如果做PIP就要對他的績效改善有幫助。如果你對他沒信心,那現在讓人走。因為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的Power,如果你錯誤聘用了一個人,這個錯誤是你的,而不是這個員工的。你應該及時地跟這個員工說對不起,然后與他友好分手,這樣他才能盡早找到別的機會,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