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600438)
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8.8 億元,同比增長11.2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2 億元,同比增長39.07%,其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 億元,同比增長96.90%。(報告期內公司實施了對永祥股份、通威新能源及合肥太陽能的并購,并購標的實現的凈利潤3.4 億元計入非經常性損益)
同一年公司優化飼料產品結構,繼續以水產飼料為核心產品和優勢所在,進一步推廣“365”水產科學養殖模式,大力推進布局“漁光一體”商業模式。報告期內,公司飼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38 億元,同比增長5.13%,實現飼料銷量401.4 萬噸,同比增長5.66%。17 年以來,在水產價格持續走高的背景下,水產養殖面積將有所提升,養殖密度(單位面積養魚數量)的提升和養殖戶為抓住價格行情,加大飼料投喂量,將帶動公司水產飼料銷量。預計2017 年公司業績快速增長。
公司子公司永祥股份作為國內先進的太陽能級多晶硅生產企業,截止報告期末已擁有1.5 萬噸/年的多晶硅產能規模,居全國前列。報告期內,永祥股份多晶硅銷量1.21 萬噸,同比增長15.24%,實現了產銷平衡;毛利率41.03%,同比提高8.23 個百分點;單噸產品現金成本已降至4.5 萬元以下,生產成本已降至6 萬元以下,對比中國光伏協會對于生產成本在7 萬元/噸以下即被認定為領先的情況,永祥股份多晶硅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永祥股份承諾:①2015 年度實現的凈利潤不低于9,000 萬元;②2015 年度與2016 年度累計不低于31,000 萬元;③2015年度、2016 年度和2017 年度累計不低于63,000 萬元。在太陽能電池領域,公司并購標的,合肥太陽能(以下簡稱合肥通威)已分別在合肥、成都形成2.4GW 多晶電池及1GW 單晶電池的產能規模,已與全球前十大下游太陽能組件商中的六家建立長效合作關系。2016 年,公司多晶電池產能利用率達到113%,單晶電池產能利用率達到99%(產能逐步釋放階段,截至報告披露日,產能利用率已達112%),產銷率超過90%,均遠超全球晶硅電池行業平均79%的產能利用率水平。全年實現太陽能電池銷售2.2GW,同比增長34.99%,毛利率20.26%,保持了穩定的盈利水平。此外,合肥通威作出承諾:2016 年度實現的凈利潤不低于3.95 億元;2017 年不低于6.08 億元;2018 年不低于7.69 億元。
“綠色食品 綠色能源”是公司的戰略發展目標,為打造“漁業+光伏”產業協同效應,報告期內公司完成了對光伏新能源產業的整合,公司主營業務也由單一的飼料生產、銷售發展為集飼料及產業鏈、光伏新能源兩大板塊的協作運營。公司在全面推廣水產“365”科學養殖模式基礎上積極推進“漁光一體”商業模式,通過在魚塘上面架設光伏電站,形成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立體經濟效益。充分利用公司在水產領域三十余年的技術、管理、經驗優勢,既能保障水下原有的水產養殖收益,又能新增光伏發電收益,通過多種運營模式為公司、養殖戶及其他合作方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2017 年-2019 年的凈利潤分別為13.6/17.5/22.0 億元,對應EPS 0.35/0.45/0.57 元。給予“買入-A” 評級,6 個月目標價為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