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在中信證券石油石化板塊所覆蓋的47家上市公司中,38家公司實現一季報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逾8成。其中,凈利潤增長一倍以上的公司24家,占比逾5成。一季度石化行業運行總體良好,效益顯著好轉,行業景氣上升。
煉化板塊表現好
從細分領域看,油氣開采板塊4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0.07億元,同比增長22.54%。合計凈利潤為萬元9674,同比增長220.12%,實現扭虧;凈利潤率為3.22%。
其中,洲際油氣實現營業收入7.32億元,同比增長203.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63.79萬元,同比增長950.34%。洲際油氣表示,公司抓住油價底部區域,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收購了班克斯油田和北里海項目。重組完成后,洲際油氣的石油儲量和產量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隨著國際油價回暖,公司業績在2017年有望得到進一步釋放。
煉化板塊方面,一季度31家煉化行業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094.39億元,同比增長60.05%;凈利潤為54.91億元,同比增長119.22%,凈利潤率為5.02%。其中,恒逸石化、中國石化、上海石化都取得不俗成績。中國石化實現經營收益254.35億元,同比大增95.2%;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1.99億元,同比大增157.9%。公司表示,今年一季度國際原油價格同比大幅增長,上游板塊同比減虧;中下游產品市場需求穩定,盈利能力同比增長。
油服板塊虧損收窄
油服板塊方面,12家油服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53.29億元,同比增長8.34%;凈利潤為-19.91億元,同比增長8.95%,虧損收窄;凈利潤率為-12.99%。一季度,國際原油價格企穩,石油產業上游資本支出增加,油服板塊收入總體提升。
其中,中海油服一季報營業收入為3057.7百萬元,實現凈利潤-533.2百萬元,較上年同期虧損減少389.5百萬元。公司表示,隨著國際油價緩慢回升至50美元/桶附近,油公司的資本支出較有所增加。但油田服務行業整體仍面臨挑戰和不確定性。公司持續推進成本管控,全力開拓市場,期內半潛式鉆井平臺、船舶和油田技術服務業務量有一定程度上升。
此外,海默科技表示,一季度虧損有所減少。隨著國際油價的緩慢回升,公司壓裂設備產品訂單增加,油氣田設備實現的收入和利潤較上年同期增加;同時,油氣銷售業務受油價上漲影響,虧損減少。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5863.48萬元,同比增長15.40%;實現歸屬于上市股東的凈利潤-292.06萬元,同比增長60.78%。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的一季度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報告顯示,石化全行業經濟運行總體良好,效益顯著好轉。
一季度,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3.44萬億元,同比增長20.3%。報告指出,一季度全國油氣和主要化學品生產基本保持正常,市場供需平穩,價格總水平漲幅較大,上游投資快速增長,全行業效益顯著好轉。但也存在市場波動較大、成本上升較快、化工行業投資低迷、進出口壓力增大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