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證監局近日發布2016年監管年報。作為年報重頭戲的第三部分監管部分,顯示監管的重要動向,即依法全面從嚴監管,做好資本市場安全網建設。
第三部分的標題由2015年的“主要監管工作”,變為“依法全面從嚴監管”。該部分在2016年重大監管案例和日常監管工作外,重點介紹了資本市場安全網建設,這也是與2015年年報重要的不同點。
報告表示,深圳證監局始終把“嚴守風險底線、構筑防控機制”作為工作主線,持續探索利用現代信息與大數據技術,建立健全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努力夯實深圳金融安全區基礎。
目前,深圳證監局已初步建設證券公司事中監管風險監測體系、資管業務報送與分析系統和私募基金風險監管信息平臺,進一步提升了轄區資本市場安全網建設水平和能力。
證券公司事中監管
風險監測體系
2016年,深圳證監局進一步優化、完善證券公司事中監管風險監測體系,提高風險監測的敏銳性、精準性和及時性,強化風險預研預判能力。
一是引入第三方評估,優化完善功能。委托第三方開展系統運行情況獨立評估,對指標體系、報表體系、分析模塊等進行優化調整,探索引入市場風險壓力測試。
二是堅持風險監測導向,優化監管資源配置。每月編制風險監測分析月報,對風險監測信息進行非現場核查。根據核查結果,對4家公司采取了約談股東或業務負責人措施,對4家公司進行了現場檢查,對1家公司采取了行政監管措施。
三是深挖風險線索,提升監測深度。重點開展了債券代持業務和債券投顧業務的專項調研,督促重點公司降杠桿、防風險,確保轄區機構在2016年末債市風險中未受到重大影響。
四是強化成果共享,提升監管效能。與多地證監局、中國證監會會管單位開展經驗交流活動,應邀在中國證監會全系統視頻會議上進行開發建設經驗和成果分享;發布風險通報3期。
資管業務
報送與分析系統
為進一步深化資產管理業務功能監管機制,實現由“人工判斷型”監管向“技術導向型”監管轉變,深圳證監局探索建立并持續優化持牌機構資管業務報送與分析系統。
一是完成系統的一期開發建設,全面實現系統的報送功能。截至2016年底,轄區資本市場所有持牌機構1.6萬多只資管業務產品、224個字段的數據均已實現系統報送,資管行業數據庫初步建立。
二是推進系統的二期開發建設,探索實現系統的分析功能。建立包括9大項近60子項的數據分析體系,探索搭建月度風險監測體系,將統計指標界面展示與報告自動生成功能相結合。
三是探索編制資管業務、基金公司專戶、基金子公司資管、證券公司資管等4套業務風險報表,夯實監管基礎,提升監管有效性。
四是堅持問題導向監管,提升監管效能。以資管系統數據為基礎,通過數據提取分析,在現場檢查前確定檢查重點,針對性地制定檢查方案,實現非現場監管與現場檢查的有機結合。
私募基金
風險監管信息平臺
為切實防范和化解私募基金行業風險,深圳證監局與前海管理局建立私募監管協作機制,聯合開發深圳地區私募基金風險監管信息平臺。
該平臺致力于收集、整合來自監管、政府、私募機構報送及互聯網輿情等信息,形成完整統一的私募基金信息數據庫,涵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基礎信息、產品、運營、財務、關系網絡、互聯網輿情及訴訟違約等全面指標。
截至2016年底,私募基金風險監管信息平臺數據庫已初步建立,為摸排私募機構的異常情況以及可能存在的違規行為和風險隱患提供有效的風險線索。根據系統排查線索,深圳證監局已對可能存在重大風險的數家私募機構開展了現場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