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市場風格輪動加劇的背景下,軍工板塊異軍突起。中證軍工指數周漲幅達5.82%,創下近兩年最佳單周表現,板塊內超90%個股實現上漲,千億龍頭中航沈飛單周漲幅達36%,軍工ETF單日成交額激增300%,釋放強烈反轉信號。
資金動向解碼
主力資金搶籌圖譜:
-
北向資金周凈買入軍工股42億元,創歷史第三高紀錄
-
融資余額環比增長8.3%,航發動力、中航光電獲億元級加倉
-
機構專用席位周成交占比升至28%,游資活躍度提升
ETF資金流向:
基金名稱 | 周份額增長(億份) | 資金凈流入(億元) |
---|---|---|
國泰軍工ETF | 8.4 | 12.6 |
易方達國防ETF | 3.7 | 5.8 |
華夏軍工安全ETF | 2.1 | 3.4 |
產業景氣度拐點顯現
訂單復蘇信號:
-
航天科技集團Q1新增訂單同比+45%
-
中航工業導彈配套企業產能利用率突破85%
-
軍用電子元器件交付周期縮短至60天
全球軍費增長催化:
-
北約成員國平均防務支出占比升至2.3%
-
亞太地區軍費增速維持6.5%高位
-
中東武器進口額同比激增38%
估值重構進行時
中證軍工指數市凈率3.12倍,處于近五年43%分位,呈現三大配置優勢:
-
絕對估值優勢:較科創50指數折價42%
-
業績修復彈性:2025年預測PE 28倍,低于五年均值35倍
-
股息率提升:央企考核新政推動分紅率向30%邁進
四大高確定性賽道
1. 低空經濟產業化
-
eVTOL適航認證加速,2025年試點城市擴至20個
-
通航基建投資規劃超3000億元
-
重點關注:碳纖維復材、航電系統、空管設備
2. 商業航天突破
-
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六年內組網需求超2000顆
-
可回收火箭技術進入工程驗證階段
-
核心標的:火箭發動機、相控陣雷達、衛星載荷
3. 軍工電子升級
-
軍用FPGA國產替代率突破70%
-
氮化鎵射頻器件產能三年擴張5倍
-
投資焦點:雷達TR組件、高精度慣導、軍用MLCC
4. 新材料應用拓展
-
鈦合金在航空裝備用量占比提升至25%
-
隱身涂層實現三代技術迭代
-
潛力領域:超高溫陶瓷、液態金屬、智能蒙皮
機構策略前瞻
華夏基金:建議關注"四新"方向——新裝備(六代機)、新域(太空戰)、新質(AI指揮系統)、新基(低空基建),把握三年產能釋放周期。
廣發基金:軍工央企市值管理考核催生三大機遇:資產證券化率提升(目標70%)、股權激勵覆蓋面擴大(三年翻番)、并購重組提速(年均20起)。
華泰證券:全球軍貿格局重塑帶來結構性機會,無人機、精確制導、電子對抗系統出口額三年CAGR達45%,重點關注軍貿占比超30%的龍頭企業。
易方達何崇愷:把握"量增價穩"轉型紅利,航發產業鏈、導彈消耗品、軍用芯片三大方向具備五年3倍增長空間。
風險提示
-
裝備列裝進度不及預期
-
軍品定價機制改革沖擊
-
地緣局勢緩和導致需求波動
當前軍工板塊正處于"訂單修復+估值重塑+主題催化"三重驅動疊加期,配置窗口已然打開。隨著二季度業績驗證期來臨,具備核心技術壁壘、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企業有望開啟戴維斯雙擊行情。
(本文數據來源:中國國防科技工業協會、Wind數據庫、上市公司公告,分析僅供參考。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