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量發行的新基金開始建倉。
上德谷投資董事長趙立松告訴記者,“我們今年成立了兩個新產品。”
“我們主要是持有一些中小板和創業板的股票,基金的建倉主要是TMT當中的傳媒股,目前漲幅還不錯,但是我們倉位不是特別重,就占了20%到30%,個股也就漲了20%,凈值就去到了四分到五分,也就是1.04、1.05元。”
與趙立松一樣,在經歷了過山車行情后,一批新基金抓住大調整機會建倉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數據顯示,A股市場自1月29日起出現了兩周調整超過10%行情,多只2月初成立的新基金快速建倉,把握住建倉良機,并在隨后市場反彈的1個月里,最高漲幅已超過7%,多只產品漲幅超過5%。
具體來看,景順長城量化小盤成立于2月6日,在截至3月6日,其累計漲幅高達7.28%。該基金投資集中在小盤股。該基金成立公告顯示,發行規模為19.14億元,為一只中型規模的股票型基金產品。
對此,趙立松表示:“現在看來成長股漲得不錯,特別是創50這一塊漲得是特別理想。”
同樣成立于2月6日的中金金序量化藍籌C,成立以來的累計漲幅也高達5.46%。此外,成立于2月7日的指數創金合信國證2000A和創金合信國證2000C,成立以來的累計漲幅也達到了5.33%和5.32%。而成立于2月13日的廣發中證全指工業ETF聯接C,短短三周的累計漲幅也達到5.18%。
這些基金在一個月內出現大幅上漲,說明它們已快速建倉。抓住時機建倉對新基金非常重要。對此,格上理財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曉晴認為:“今年以來,市場波動幅度較大,在合適的點位建倉十分關鍵,以上證50為例,底部建倉和頂部建倉的收益差異達到10個點,這是機會也是挑戰。”
不過,過A股過山車行情里,有人歡喜也有人愁。
一批新基金凈值出現了較大跌幅,尤其是在股市回調之前的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成立的新基金。數據顯示,最近3個月成立的新基金中,有3只新基金跌幅超過6%,7只基金跌幅達5%,5只基金跌幅達4%。
對此,趙立松表示:“今年的市場開局以來經歷了先跌后漲的風格切換走勢。對新基金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建倉機會,但前提是一定要把握好風控和風格特點。如果建倉在權重股和藍籌股上,那么這些新基金目前的凈值表現不會太理想。”
“通常情況下較大規模的基金為了穩健會傾向于多配置一些金融、消費板塊。”一位研究人員表示。事實上,去年藍籌股取得了好業績,不過,權重股和藍籌股在近期表現并不出色,這直接導致了部分新成立的較大規模基金的業績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