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市場回顧:供給下降,利率震蕩
一級市場:供給有所下降。8月國債發行8877億元,到期8631億元,凈供給增加707億元;政策性金融債發行3472億元,到期1270億元,凈供給增加2202億元;地方政府債發行4697億元,到期508億,凈供給增加4190億。8月利率債凈供給增加7099億,較7月減少2409億。
二級市場:利率橫盤震蕩。截至8月末,1年期國債收于3.39%,較7月末下行1BP;10年期國債收于3.63%,較7月末上行2BP.1年期國開債收于3.96%,較7月末上行29BP;10年期國開債收于4.28%,較7月末上行7BP。此外,超長期利率債收益率有所上行,20年國開債收益率上行12BP至4.14%,30年國債收益率上行13BP至4.22%。
9月政策前瞻:政策持續偏緊,金融去杠桿延續
貨幣政策持續偏緊。供給側改革是17年改革主線,央行貨幣政策主要服務供給側改革。地產放松政策,三四線通過棚改快速去化,貨幣政策維持利率偏緊有利于抬高房貸利率、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上游行業去產能,工業品價格攀升,通脹風險制約央行放松。此外,國企“去杠桿”也需要偏緊貨幣環境。
金融去杠桿仍在延續。銀監會三三四自查基本結束,目前進入自查后的現場檢查階段,后續的工作重點在于深入整治亂搞同業、亂加杠桿、亂做表外業務等市場亂象。央行此前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將5000億以上規模銀行發行CD納入同業負債,又發文暫停1年以上同業存單,周五證監會公布了《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均表明監管在延續。
9月資金面或平穩。進入9月將迎來季末MPA考核以及2.3萬億CD到期,資金面擔憂再起。我們預計央行將在季末加大投放力度,銀行存單滾動發行,而三季度MPA壓力將小于上半年,九月將是財政投放月份,人民幣持續升值改善資金外流狀況,資金面反而可能比預期的要松一些。維持R007中樞3.3%附近窄幅波動的判斷。
9月債市前瞻:利率曲線平坦
供給壓力仍大。預估下半年利率債發行量將達到6.15萬億(不含特別國債),對應9-12月發行量3.55萬億、同比多增5700億元。同業存單方面,9至12月將有5.9萬億存單到期、同比多增1.96萬億。信用債方面,下半年到期續發壓力加大,且前期取消發行積攢了融資需求。可見供給壓力不容忽視。
關注經濟預期修正。市場對四季度經濟的預期以回落為主,但若出現以下情況“低庫存背景下三四線地產投資的下行不及預期;當前環保限產力度加碼使得原材料價格維持高位、企業盈利改善持續、制造業投資下行不及預期;海外經濟復蘇與低基數帶動出口的反彈超預期”,經濟可能仍較穩健,債市或會對預期做出修正。
收益率曲線平坦。在基本面、流動性和監管三個影響因素中,9月債市的主要矛盾依然在流動性上。央行主管媒體發文不必夸大CD大規模到期對流動性沖擊,CD大概率滾動發行,而央行在季末流動性投放上也早有準備,預計9月流動性無憂。8月制造業PMI小幅回升,下游需求不溫不火,生產略改善,經濟仍呈現穩中趨降態勢。平息了一段時間的監管上周開始有所動向,央行對CD的監管雖然只是蜻蜓點水,但是仍表明方向,預計短期監管仍穩,十月中下旬十九大之后升級概率不低。因此我們判斷短期債市仍將震蕩,收益率曲線平坦化形態將維持一段時間,維持10年國債利率區間3.3-3.7%不變。(原標題:海通證券姜超:商品價格大漲 利率穩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