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向記者爆料,9月2日中午,上海地鐵9號線一名黑衣男子不停往車廂地上吐痰,邊上的爺叔進行勸阻后,黑衣男子竟還“振振有詞”地反問爺叔“上海有幾套房?”
從現場視頻來看,這位“爺叔”對吐痰男子的勸阻確實適度而合理,表達和態度都沒什么毛病。反觀吐痰男子的反應,不僅臟話連篇,還繼續吐痰,這已讓周邊人厭惡。兩者的表現高低已分,誰是正義,誰是粗鄙,看客們應該心中有數。當然,最亮點的地方莫過于吐痰男子一直嘟囔的那句話“上海有幾套房?”,這句話所暗藏的潛在邏輯和價值觀,怕更耐人尋味。也讓那“粗鄙”不只體現在表面,還變得更有“深度”,直抵內心深處。
當自己的不文明行為被別人制止時,不僅選擇了怒懟,還搬出房產等東西為自己撐腰,并將其看成在氣勢上壓倒對方的法寶。這說明這個黑衣男子潛意識里將房產這種物質的資本當成了社會的“通行證”,甚至是“有理”和“底氣”的現實來源。而隱藏其背后的就是一種“金錢至上”的思維,以金錢和物質資本來自設道德高地,給人一種滿身銅臭味的感覺,自然,這“高地“也難掩畸形心態,與社會正常的邏輯和價值觀相左。
如果是在舊時代,你有錢,有物質資本,是可能會有高高在上之感,也可能按照自己的心意肆意亂為。因為那時候,這些東西是能給人一些特權的,乃至逾越文明和道德的鴻溝。但是現在不行了,雖然有錢,有物質資本,在社會層面上也有一些優勢,但也必須在合理、合法、合規的前提下行為,更不能觸碰文明道德的底線。不否認,社會上也存在一些金錢至上的問題,相關意識也在擾亂社會正常生態,可我們不能無視這種觀念正在不斷被規范和糾正的現實,更不能無視不容金錢和物質資本踐踏基本文明道德的民眾心聲與社會共識。
錢和一些物質資本是很重要,不過一定要把其用在正經地方,否則,“重要”就沒了意義,其本身也沒了價值。至于金錢、物質資本和文明道德之間,雖無直接關系,但有內在聯系。前者可以看作后者的隱形依附,說白了就是,前者在后者之下,前者要想發揮作用,必須得尊敬著和推崇著后者。尤其是在公共空間里,或者涉及到公共利益,文明道德才應該是一個人的底色、出發點和衡量標準,沒有第二種選擇。
再回到男子地鐵吐痰這事的結果,上海地鐵運營方表示,嚴厲譴責吐痰男子,根據軌交條例可以對其處以最高500元的罰款。根據《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五項,在軌道交通設施范圍內禁止吸煙,隨地吐痰、便溺,亂吐口香糖渣,亂扔紙屑等雜物,違者由軌道交通企業責令改正,處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
這樣的罰錢也算是給那位爺叔一個交代,給公眾一個寬慰,給文明道德一份助力。但往深了看,罰錢只是小事,畢竟人家也許真的不差錢;最重要的,是讓這樣的人真正明白,金錢、物質資本和文明道德,到底哪個更重要?必須使其清醒,明白在文明道德面前,并非“金錢至上”,并非“貴者為尊”。(原標題:“以房論文明”的邏輯可笑可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