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說不清楚這些比特幣們的價格邏輯,甚至連它們的技術細節也搞不清楚,所以沒有什么大牌的經濟學家愿意站出來評論這些事情。經濟學家更加感興趣的,似乎是林毅夫和田國強之間有關于東北產業振興的爭論。我不是經濟學家,就更加不敢對這樣的高新技術加以評論了。但是我是教經濟學的,對于貨幣的基本常識,我還是有的。所以我不知道比特,但是可以知道它是不是一種幣。
首先,據說比特幣的總量是恒定的。不少人認為這是電子貨幣能夠擺脫現在紙幣不斷貶值的一個重要特性,也是一個創舉。其實這哪里是什么創新,這個世界上不少東西都是總量恒定的,比如齊白石的畫。但是齊白石的畫可以因此作為貨幣嗎?不能。
貨幣最重要的功能是作為交易媒介,所以它的幣值要求穩定。既不能急速貶值,也不能急速升值。有人不停地告訴我某某地方接受比特幣支付了,我一律嗤之以鼻。因為在比特幣的價格據說半年就會漲十倍的當下,沒有人會真的大規模用比特幣來買咖啡。而比特幣的總量恒定實際上是和它被大規模接受為交易媒介相互矛盾的。這不需要知道電子技術細節,需要的只是本科一年級的經濟學原理。
現代經濟體制的一大創舉就是法定貨幣用紙幣代替了自然實物貨幣,比如金銀。金銀也可能在短時間總量恒定,一旦出現經濟大發展或者大蕭條,總量恒定的金銀立刻就會變現為通貨緊縮或者通貨膨脹,從而給市場交易帶來麻煩。反之,在經濟未曾有激烈變化的時候出現了金銀礦產的大發現,也會導致通貨膨脹,干擾經濟運行。現在用紙幣代替了金銀,就可以讓貨幣的發行數量比較穩定地和經濟增長保持一致,從而真正穩定幣值。
所以,貨幣總量不變并不是一件好事情,甚至可以說,貨幣一定不可能是總量恒定的。因為經濟增長會導致總量不變的貨幣變得越來越值錢,一旦大家認識到貨幣越來越值錢,那么就會儲存起來退出流通領域,一旦大家發現流通中的貨幣在減少,導致通貨緊縮,就會加速貨幣的升值和退出。到最后,大家為了交易的方便不得不尋求一種另外的交易媒介,于是新的替代貨幣就會出現。
第二,齊白石的畫很貴,但是為什么沒有漲到天上去?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雖然齊白石的畫的總量是恒定的,但是漂亮的國畫是可以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的。齊白石的畫價格上漲,就會有人退而求其次,買齊黑石的畫,一旦齊黑石的畫也價格高高在上了,那么就會有齊紅石齊黃石一個個冒出來。所以,現在據說也有很多種差不多的比特幣冒出來了。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類電子貨幣的總量并不能保持恒定,不僅不能保持恒定,甚至會比現代政府發行的紙幣更加不可控。因為沒有人知道有多少個發行主體,沒有人能夠對這樣的類似產品質量進行背書,或者說這些發行個體的背書信譽遠不如中央銀行。因此,到時候只會導致混亂,干擾經濟運行,而不會像某些站臺講師說的:這類東西是解救紙幣貶值的靈丹妙藥。(原標題:沈凌:比特不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