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年,是溫州棚改暴漲的三年。棚改之后,大部分人在拿到安置房或者拆遷款之前,都需要租房。溫州房租不便宜,盡管GDP只有5000多億,單位房租卻排全國11名,超過萬億俱樂部的天津、武漢、成都和重慶。
無法承擔高房價,被高房租壓得喘不過氣,外來人口從溫州流出,現在溫州當地說的還是當地話,外人聽不懂,形成天然屏障。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溫州市三區常住人口同比下降0.32%,暫住人口下降10.3%。原本只發生在北上廣深的一線城市棚改后遺癥,出現在了溫州。人口外流,帶來育齡婦女人數的減少,最終出生人口縮減。
銷售面積和新開工雙雙下降 寧德怎么了?寧德樓市在過去三年,主要是由去庫存驅動。
2015到2017年,地球人都知道房價漲,寧德需求大量釋放。2016年和2017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均超過30%,2017年銷售面積創歷史最高水平307.23萬平米。2018年,跟隨外圍下降。寧德全市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商品房274.16萬平米,同比下降10.8%。其中住宅銷售254.19萬平米,同比下降11.1%。寧德新開工面積增速大幅回落。2018年,全市新開工房地產項目50個,同比增加10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64.8%。房地產新開工面積179.0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3%,但增幅同比回落64.4%。
有5個屬于寧德的縣級市,都開通了高鐵,這最終成了棚改和去庫存政策的一個注釋,或是中介營銷的一個賣點,也成了房企拿地的一個方向。寧德房企們大舉拿地的同時,住宅銷量下降,尤其是144平米以上的住宅,銷售下降49.3%。改善型需求是百強房企的必爭之地,是進軍三四線的基礎。根據克爾瑞數據,截止2018年,百強房企已經在234個三四線城市拿地。相比本土房企,品牌房企無論是產品還是居住體驗都有上升,引領了三四線居住升級,助推了三四線城市的改善浪潮。
高鐵、學區、結婚買房,加上人口流動,在老家縣城擁有兩套房,在打拼的大城市繼續加杠桿,成為理所當然。從2018年開始,不再有什么理所當然。部分撐不住的三四線城市,已經提前開始放松,無論是菏澤取消限售,還是衡陽取消限購,都是小城市求生欲的體現。
越是放松,說明市場越冷清。這就是葉檀論股市的內容,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
白領捂緊錢包 是誰在引領消費?
葉檀財經最新文章:鼓勵年輕人過度借錢消費 會害死一代人!
從2018年A股 反思我的500萬是怎么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