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錨定企業年金作為資金來源
重視企業年金管理是為泰康定位中產戰略的重要一環。相比于個人保險,企業年金等團體業務具有資金體量大,資金來源穩定,單個客戶的獲客成本低的優勢;更重要的是,泰康資管年金管理的高收益,吸引了很多大企業年金入駐,能在產品導入前期準確網羅中產客戶。以單一計劃組合為主導的產品結構有利于針對性地為企業提供定制化的服務,精準營銷。
2007年11月,泰康資管獲得國家企業年金投資管理人的資格。一是受托管理領先行業。截至2018年末,泰康資管的企業年金管理組合資產規模達到2188.65億元,市占率15.29%,同類市場排名首位。其次是平安養老和國壽養老,企業年金管理規模分別為2065.28億元和1603.13億元。二是產品收益率保持優勢。在產品組合的類別上,2012年-2018年,單一計劃管理資產規模年均占比高達92.86%。單一計劃權益類組合加權平均收益率為6.61%略高于單一計劃固收類組合的5.08%。2018年第三季度受股市下挫的影響,權益類收益率僅為2.85%,低于固收類的4.14%,但大部分跑贏年金市場的平均收益水平;權益類組合的投資效率較為突出,收益率基本全部高于市場平均水平。
2.2.2 一級市場打新數量第一
2011年9月,泰康人壽繼國壽之后,與平安同日斬獲PE牌照,拉開了泰康在一級市場打新的序幕。根據統計數據,2011年9月至2019年3月之間,以泰康人壽為投資主體參與首發配售次數共計4586次,以泰康人壽保險產品為投資主體的打新次數共計4749次,以泰康資管為投資主體的打新次數共1338次,以泰康資管發行的產品作為投資主體的共13421次。同期,“泰康系”參與打新的數量占所有保險公司打新總量的13.75%,排名第一。
2.2.3 二級市場策略:偏好市值高、經營穩健的主板公司
泰康在二級市場上投資的風格定位于長期、穩健。我們統計了2015年以來泰康系產品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東的38家上市公司樣本,總體而言,泰康資管的產品投向風格穩健,鮮有舉牌,單個標的持股比例低,平均僅為1.42%,在市場上形成低調沉穩的印象。第一,主板標的為主力投向。主板標的企業數量占比55.26%;中小板企業占比34.21%;2014年1月起保監會允許險資投向創業板,但在泰康的資金配置中,創業板企業僅占10.53%。第二,首選大股東持股比例高的標的。大股東持股比例的高低表明標的企業管理的穩健性,因而泰康的投資標的中,大股東持股比例在30%以上的標的占比超過一半。第三,投資標的行業相關度高。在標的行業的選擇上,泰康最多投向與主業相關的醫藥生物行業,占比達到13.15%,且持股時間較長,平均達到23.6個月;地產行業也頗受泰康青睞,標的數量占比10.53%,平均持股時長為18.75個月。
2.2.4 獨立的信用評級體系保駕護航
泰康資管設立獨立的內部信用評級團隊,單獨對各個項目進行評級。單獨制定評價體系更能符合本集團的資金特性,使得資產端和負債端久期和風險相匹配。雖然嚴格的信用評級執行會提高投研成本,降低投資靈活性,但在效率和穩健上,泰康將后者放在更優先級的位置上。達成“十余年大規模的投資管理中未形成一筆呆壞賬”的成果,在收獲高投資收益的同時為資金的安全性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