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歆:交易智慧私藏干貨 如何制定交易計劃?
交易是否入門的一個評判標準,也是大部分交易員做不到,或沒意識到的一點,就是維持一致性。而那些隨意,毫無紀律的交易,往往令不少交易者走上頻頻虧損甚至爆倉的不歸路。因此我們需要制定完整的交易計劃并嚴格執行,在變化莫測的市場中做到屹立不倒。
嚴格執行交易計劃,保持交易的一致性,真正的意義在于,你只有這樣做,才能在復盤評價自己的交易方法時有理有據,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交易方法是否盈利。才能分析自己的交易方法存在哪些問題跟漏洞,才能鍛煉出自己的交易方法有哪些優勢可以加以發揮。
我們一般要有一個總體規劃,然后再定期(每日、每周或每月)制定具體操作計劃。不少高手都喜歡在每日盤前制定好一日交易計劃,在盤前就將對應的交易計劃明確下來,以防止開盤之后手忙腳亂。
那么,如果要做交易計劃而交易計劃要做什么呢?這里分為兩種情況:第一、沒有已經成型的交易系統;第二、有已經成型的交易系統。
|無成型交易系統如何制定交易計劃
事實上第一種情況下的交易計劃更加重要,因為市場上絕大多數交易者都處于這個階段。他們沒有太多交易經驗,對市場理解還不透徹,盤感也不強,資金管理隨意,面臨虧損甚至爆倉的風險更高。養成做交易計劃的習慣可以讓每一筆交易變得有規劃,規劃其實就是對交易的思考,能夠把思考明細化清晰化,本身就有助于交易系統的形成,另外也可以減少交易中的變數,并且鍛煉強大的執行力。而作為交易計劃來講,應該包含以下幾個要素:
1、總體資金分配管理,比如持倉資金占用全部資金的比例不得超過20%,交易杠桿不得超過5倍;
2、交易品種與市場分析,在選定要交易的商品之前,必須對該品種有非常透徹的了解,包括其成交量波動率、交易單位和交易限制等信息;
3、設置好盈虧比及單品種每次交易手數、交易總手數,分配好單品種的盈利目標與虧損限額;
4、入場條件,“何時入場最合適”這種難題對于沒有交易經驗及系統的新手來說真是“難上加難”,但交易者仍可以根據基本面或者學過且驗證過相對有效的技術指標/形態等工具進行判斷;
5、出場條件/退出策略,退出策略可以有多種,比如止損離場、止盈離場、價格波動與預期反向后離場等等;
6、預期操作時間,對于交易品種的預期方向有個大概把握后初步預定自己的操作時間,比如對黃金白銀進行短線操作,預期持單時間為1-2天。
總而言之,策略上所能夠體現的是邏輯的一致性,然后對應著倉位,品種,止損止盈的選擇,作為一筆交易的交易計劃,基本已經成立了,也能夠保證至少這筆交易在自己能夠控制的范圍之內。這其實只是做邏輯的梳理,交易計劃絕對不是在點位上做文章,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有的放矢,不要自亂。
|有成型的交易系統如何制定交易計劃
當你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交易系統之后,制定交易計劃的目的,也就是保證交易系統的執行。而交易系統,往往不能針對單筆交易,而是針對系列交易的,是對一系列交易的整體邏輯。所以,對于一套成熟的交易系統而言,交易計劃的做法會變得清晰明確。
此類交易計劃應當包含的內容基本跟上述相似,但不同的是出入場、資金管理的計劃更加明確具體。我們假定交易者A已形成成熟的均線系統,其賬戶持有10000資金,暫定年化收益預期達到30%,持倉資金比例30%,設定最大虧損限額為5%,盈虧比2:1,專門操作金銀。這位交易者可做如下交易計劃(以下截圖僅作舉例參考用,不可視作具體做單建議):
【盤前交易計劃】
【具體操作記錄】
無論哪一類交易計劃,都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檢查與完善,靈活調整。不過在實戰中,許多交易者往往做不到堅持,自己辛苦制作的交易計劃卻得不到執行,這主要因為兩個原因,一個是對交易計劃的理解與認識不夠深入,誤以為有了交易計劃就一定百戰百勝,一虧損覺得計劃沒用,另一個則是缺乏自律精神。總而言之,再好的計劃不予以落實都是毫無意義的,交易者要堅持制定計劃并嚴格執行,這樣才能在動蕩市場中做到臨危不亂。
風險揭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本產品屬于高風險、高收益投資品種;投資者應具有較高的風險識別能力、資金實力與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應合理配置資產,不應用全部資金做投資,不應借貸、拿養老金來做投資。
文/鄭燕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