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金融投資理財來說,今年熱點中的熱點無疑是P2P理財了。2018還未結束,市場中就頻繁爆出P2P平臺遇雷的事件,就連所謂“P2P四大天王”也都陸續爆雷。作為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產品,P2P平臺到底是怎么運行的呢?本文南卷古燈新浪博客將詳細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P2P平臺的運行模式。
互聯網金融是我國金融創新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互聯網引領的信息技術革命影響著各行各業,尤其在長期受到壓抑和管制的金融領域,互聯網帶來的變革如雨后春筍般萌發,互聯網和金融碰撞產生的互聯網金融這一新興行業,已經成為產業變革的重要代表。P2P這種集資理財轉借貸的方式開始走向歷史的舞臺。
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至今已經十個年頭了,前幾年P2P網貸行業都處于黑暗探索期,市場質疑之聲不斷,行業發展緩慢且艱難。在不斷的摸索中前行,逐漸為人們所接受,同時也有創業人士開始前往試水,一大批網貸平臺在此期間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2013年,網貸迎來瘋狂爆發式增長,據不完全統計,網貸平臺達到6000多家,行業亂象叢生,高額的利息讓投資者趨之如騖,隨著監管的加強,行業風險的頻頻發生,P2P平臺或經營不善倒閉或清盤退出或本居心不良跑路,截止2018年5月,網貸平臺驟減4000多家,帶給投資人損失不可估量。
這不得不讓我們重新審視網貸行業,它的風險有哪些,市面上有能消化風險、保障投資人安全的產品嗎?
P2P即個人對個人,以公司為中介機構,把借貸雙方對接起來實現各自的借貸需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網貸平臺。一端連接著借款人,一端連接著投資人,平臺只是起到一個信息中介的作用,個體之間在這個平臺上完成直接借貸。當然,有些平臺在“創新”的名義下變異,將右端的P替換后,改為類金融企業債權、多機構,但本質上就是借貸模式。
作為信息中介平臺,那金融業新興的運營模式,除了面對道德風險、業務風險、運營風險、競爭風險、技術安全風險、宏觀環境風險等等外在的風險,最重要的還是其商業模式內在風險。
P2P作為新興的互聯網金融的運營模式,其本質還是識別和管理風險。在誠信體系建設不完善的、風險識別、風險定價效率低下、融資成本高、信息不透明等情況下,網貸行業面臨很大的挑戰。
即使如此,我們還是不會對互聯網金融感到疲倦,主要互聯網金融產業的不斷創新。既要保障投資人的安全,降低風險,有要能金融服務實體,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風零度這樣一個首家大眾分保的平臺應運而生。
與網貸的借貸模式相比,風零度最大的優勢在于能分散消化風險,投資人不僅不會因高頻擔保投資而擔心,也不會因借款人發生破產時引起投資人所投資金的100%的損失。
它一端與信貸或資產機構將貸款信息或資產信息接入平臺,確定擔保對象,平臺按既定的保證金率(10%~20%)計算出保證金并規劃出相應期限的保證金產品;另一端,投資者認購買理財產品份額,獲得收益,并成為實際擔保人;平臺SAAS系統內部智能將每筆資金匹配多筆(5~500)擔保項目。也就是說,單筆投資可匹配擔保數十個機構的數百筆貸款,當一筆貸款或多筆貸款出現不良時,只占該筆投資的幾百分之一,而收益占該筆投資的1/8左右,遠遠大于承擔的風險金額,解決了終極風險無法消化的問題,保障投資人資金安全。
同時它作為提供擔保服務的平臺,通過提供擔保服務獲取收入,對于傳統擔保行業也來說解決了核心資金小,依附銀行的擔保模式,更適合數百萬億元的中國固收市場規模化發展需求,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具有實踐意義,真正探索出一條互聯網+信貸產品+擔保的跨界融合之路。
當然,創新的擔保模式并不意味不受監管。一方面,風零度上線初,向金融辦申請批示,所謂法無禁止即可為的原則,從一定層面上說獲得先行先試的認可;另一方面,擔保是政策鼓勵的發展方向,同時平臺也積極與持牌大型機構合作申請成為首家網絡擔保公司。不僅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理財的產品,還真正為市場提供一個可供普遍選擇的“普惠性”擔保能力強的第三方擔保平臺或機構,更好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總之,不管是P2P網貸還是互聯網+擔保模式的互聯網金融創新,歸根結底還是金融,在創新中規避各類風險,消化風險,一直是當前亟需思考的問題。從源頭上解決預防,才能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文章的最后,筆者南卷古燈新浪博客相較與P2P,也能給大家推薦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零風險投資。本集團推出會員制外匯黃金投資理財服務,本集團作為金融平臺第三方服務商,投資者可在本集團繳納少量的會員費,簽訂會員協議。協議成效后,投資者在外匯黃金市場中的投資虧損將由本集團100%承擔,真正的做到在零風險的基礎下去追求外匯黃金市場中帶來的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