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給大家說,做現貨黃金投資一定把要資金管理放在第一位。因為合理的控制倉位,就是合理的控制了潛在的虧損。滿倉或者重倉操作固然利益客觀,但是一旦虧損,絕對會是非常大的。很多交易者常常出現的情況是,剛有點小盈利就立即出場,或者在判斷出現失誤以后,又是死扛。這些情況都是讓心態控制了操作,長此以往,將會產生更嚴重的后果。再者,國內在夜晚時候,正是國外市場行情波動較大的時候,所以避免持倉過夜是最好的選擇。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地方都是,真正有價值的分析報告不是能在大眾的眼前免費給你的,金析曾任職的機構,每年買研報的錢都達到了上千萬,這些分析報告中更多是提供真實的數據信息,每個行業專業人士提供的專業的分析,這些是有價值的。他和大家所看到的分析報告有本質的區別,說了你可能不信,給你分析獐子島股票老師,可能連扇貝都沒見過。
獨立思考在交易中的重要性,不是我發明的,眾多有名的交易者投資家都很注重這一點,這也是他們成功很重要的一點。在準備走交易的路或者準備投資的朋友,在交易的過程中最好保持自己獨立思考。我每天朋友圈及文章中給大家的分析只是作為參考(文章延遲性高,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去朋友圈查閱),每天的回顧也是為了總結收獲。希望大家理智跟隨,保持良好交易心態,有好的交易結果。
█ 地緣局勢助力,美元或將成為避險新需求!
近期,美國傳達對伊朗制裁的最后期限,這令伊朗局勢更加緊張,但并未能夠令黃金延續上周五的漲勢,金價在美元指數走強的背景下重新轉跌。另外,中美貿易摩擦的繼續升級并未刺激黃金的避險需求,相反這成全了美元。周一歐盤開啟后,美元指數全線上揚,最高升至95.53的兩周半高位,多頭目標勢將挑戰95.65的年內高位。而上周非農數據的表現也提振了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另外一方面貿易摩擦的升級將進一步提振美元。
回過頭再來看看美債、美元和黃金持倉狀況已經達到了極端水平。上周美債空頭持倉增加量創下自2017年11月以來的最大單周空頭持倉增加記錄;基金經理連續7周增加黃金空頭持倉;美元凈多頭持倉持續上漲。極端持倉狀況表明當前市場正處于極度看跌美債、看跌黃金、看漲美元的情緒中。
金析認為,美聯儲加息對現階段對美國經濟市場起到了長久的提振影響,另一方面地緣局勢的變化相反使美元的避險需求增大,總的來說就是黃金在利好加身的情況下卻選擇無動于衷,黃金多頭再次敗給強勢美元。美元的強勢同時也就造就了黃金弱勢的行情。而后市地緣局勢和貿易摩擦若依舊未能影響金價,那么整個非美市場都可將繼續慢慢下跌,金價則將跌破1200關口。
█ 行情陰晴不定,把握趨勢,日內交易回顧!
上周五黃金日內慢跌回落日線探破新低1204附近,美盤一路上漲。尤其在非農意外利多的情況下,更是助推了黃金反彈之勢。黃金在試探1219高位不破之后,繼續承壓回落。午夜震蕩于前期低點1213。回顧今日早盤行情回踩1213附近繼續上漲,沖高1217后,金析更新策略,還將以至11時小時線收線后,形態呈現熊市被包含型,金析思路保持短空思路午后在1215.5附近布局看跌,而后歐盤前結于1211。
歐盤后金析也全網公開策略《李金析:8.6黃金歐美盤操作建議,反轉難改修正再放空!》美盤不破1207金析認為做防守多單是可行的,在1207時喊的多,止損1203,無奈進場時間較晚1208才布局,而后多單結于1211一線。日內兩單共盈8.5點。
█ 非農過后,多空難辨?后市操作建議!
日線上,至4月11號1365起跌點以來,打開下方下行通道,盤整修復至6月14號觸及1309跳崖后進而開始加速下跌,下降浪形中1365一浪下跌,1309二浪續跌,1237止跌后,反彈1265三浪繼續下跌,現指標上MA20、MA10、MA5三線均向下發散,K線維持在布林帶下軌低位下行,現階日線段毫無止跌跡象,金析認為下周行情將承壓1235雙頂阻力位,繼而四浪下跌繼續下看破1200于1996附近下行趨勢線上!
遺憾是昨天的行情基調。黃金趕上了做多機會,晚間沒有迎來做空的時機。哪怕把握住了日內多空的區間,但是金析策略的及時性卻滯后了。這也是右側交易法的弊端。雖然策略成功率高,但是入場率卻不及于左側交易法。好在黃金的防守多單也持續獲利,尤其午夜隔夜多單 到目前依舊是獲利中。今天白天黃金第一個壓力位就是昨日二次反彈的壓力1211附近 預計亞歐盤要對這個位置再次發起沖擊,而下方需要關注的位置就是1200整數關口。以日線MA10均線壓力1217為界限 日內不破這個位置 空單就要繼續拿住 歐美盤預計將加速試探下行。
黃金建議日內1210-1212繼續做防守空單 止損放到1216上方 目標看到1207-1204 破位減倉看到1200
首次見到1200附近 則以1200-1202一次輕倉短多 止損1198下方 目標看到1205-1208。
文/李金析
另實時行情分析可私信獲得!發文有延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投資有風險,操作需謹慎!文章版權歸本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