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芷瀅:9.27投資市場如戰場,炒黃金有哪些投資戰術?
勿盲求投資戰略而輕戰術。投資就像打仗一樣,需要講究戰略和戰術。戰略是指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統籌全局的方針,戰術即是在戰略的指引下進行戰斗的一種方法。戰斗方向找準了,方法就很重要了。投資也一樣,不能盲目的追求籠統的戰略而忽視了重要的戰術方法。
我們可以有戰略夢想,但一定要以最謹慎的手段去實現!不能總想打大仗,細心重視每一次小仗,也會獲得大仗勝利的累積回報,多輸小仗,會嚴重傷害大仗基礎。
對投資者而言,每一次投資行動都是一場與自己利益攸關的爭斗。尤其是池中存在諸多金融大鱷的投機零和游戲市場,這種你死我活的投資和投機戰爭更顯殘酷,期貨等保證金市場即為如此。在這種市場中,普通投資者或曰投機者,都象一個個參與投機或投資戰爭的士兵,而結果注定大多投資或投機的士兵是傷殘或陣亡的命運。尤其是盲目進入高風險零和游戲市場的新兵,風險最大。如果沒有在其它低風險市場得到歷練,遭遇傷殘或陣亡的可能幾乎難以避免。如果你碰巧還是一位常以自我為中心的情緒化新兵蛋子,則尤為如此。
對于零和游戲市場的投資士兵而言,他們沒有信仰,而是盡可能站在池中大鱷最強的一方,讓其擔當指揮自己沖鋒陷陣的元帥。零和游戲市場,只有強者才能最終獲得利益和生存。但普通投資士兵不會總認定多頭大鱷或空頭大鱷作為指揮自己沖鋒陷陣的元帥,而是一段時間跟隨多頭,一段時間跟隨空頭,以站在階段性市場強勢主力的一方為原則。故對普通投資士兵而言,不要過于妄想去策劃或揣測一場戰役將怎樣開始、延續,結束,并在何倒戈參與反向的戰役。對士兵而言,首先是視市場時務,進而順勢追隨強者,不要讓自己的思維過于領先市場中的“元帥”。但很多時候,多空主力都會處于旗鼓相當的膠著狀態,市場多空強弱的審視具有較大迷惑性,這是考驗投資者“視時務”基本功的時候。
對參戰士兵而言,都希望在跟對市場元帥的情況下,打參與酣暢淋漓的大戰役,這樣才會碩果累累,而對獲利微薄的零星戰爭多不屑一顧。實際上,投資市場的大戰役并不常有,而多空膠著的零星戰爭則不斷。故盲目將一些多空膠著的零星戰爭錯當一場單邊勢頭的戰役來看待,很可能不斷遭遇意外的“流彈”襲擊,盡管每次或僅僅小傷,但小傷累積多了則逐漸變成重傷。當一場大戰役真正來臨時,對已重傷在身在士兵而言,無疑戰斗力大減,最終戰利也會遭遇巨大縮水,甚至很多時候僅達到療傷目的而已。
而實際上,對很多投資市場的士兵而言,很難有遠見卓識洞悉一場戰役。如果一場戰役在某一方向的推進中總顯得很膠著,即中期市場振蕩上行或振蕩下跌,這對投資而言是很難把握的。只有當這種膠著的戰爭行進了很長一段時間,或許才看出些中期戰役的線索。這種時候,就需要投資者重視每一次小小的戰爭。以參與不受傷為首要原則,投機獲利在其次。
當然,一場戰役來臨或戰役發生戰略轉折時,并非沒有絲毫市場線索,很多經驗豐富的投機“老兵”有自己判斷戰略風向并見風使舵的本領,或曰經驗。新兵蛋子切忌盲目尋找市場的戰略轉折點,在他們看來,市場戰略轉折點似乎很多時候都若隱若現,而結果最終證明那依然不過是前次未完成戰役的中繼而已,盲目反向倒戈往往自傷。故對新兵蛋子而言,唯有等新的戰役確定轉向后再順勢參與,方顯穩妥,盡管獲利可能少很多。而老兵在捕捉一場戰役的初始機會時,并非不設防,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捕捉市場轉折的機會危險性很大,這將視老兵在戰爭中的戰術修煉,怎樣穿戴防護盔甲是關鍵!
對于一個投機市場的老兵而言,據己一身經驗就“天時、地利、人和”判斷一場大投資或投機的戰役將至時,在初始布局階段,也要以最謹慎的手段做戰術性實施。確認順勢并有小斬獲時再考慮為投資繼續增兵,切忌逆勢增兵,那很可能是貢獻肉包子。對于初始布局即兵陷埋伏,且確實感覺風向與最初關于戰略判斷存在越來越大的分歧時,應該及時推倒先前戰略思維的縛束,而將尋找戰術性退出機會作為重點,不得已則必須有壯士斷臂的勇氣與決心。退出“城外”以客觀的思維重新理性審視局勢,為下一次的操作理性布局。
如果關于一場戰役的判斷與初始布局皆很理想,且繼續增兵后也在沿著預期推進。那么當市場演繹到一定階段時,多空會進入相持階段。這時候,已經提前順應戰略方向正確布局的投資者不應過于糾纏多空膠著的戰爭,以不變應萬變或是最佳選擇。但對多空進入相持階段才試圖進入市場的投資者而言,則必須重視局部戰爭中的戰術運用,即做初始布局的戰術看待。
在零和游戲的保證金市場,由于存在杠桿效應,每一次局部戰爭經過杠桿放大以后,都可能象一場低風險投資市場的戰役。故在零和游戲具備杠桿效應的高風險市場,投資者切忌做自己理財規劃中的大投入,芷瀅以為參與這種風險市場的初始資金規模決不應該超過你理財資金的10%,如果有幸取得收益,可抽回本金,將盈利部分用于階段性滾雪球。但也切忌不分階段的滾雪球,當一個預期滾雪球的階段性完成以后,必須收回部分滾雪球利潤,作為以備不時之需的“青山”,方能在零和投機的市場中長存。
文/黃芷瀅